微信分享图

元青花何以长久不衰

元青花瓷(又称元青花),即元代生产的青花瓷器。青花瓷萌生于唐代,但由于胎质疏松,瓷化程度低,故有学者称之为“白釉蓝彩陶器”。到了元代后期,景德镇窑采用瓷石加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借鉴磁州窑和吉州窑釉下彩绘技术,引进西亚“高铁低锰”的钴料,才将青花瓷器创烧成功,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层次多而不乱。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元青花瓷大改传统瓷器含蓄内敛风格,以鲜明的视觉效果,给人以简明的快感。以其大气豪迈气概和原创精神,将绘画艺术推向,确立了后世的繁荣与长久不衰。被称为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427/158795595570533590.jpg

元青花

很难想象这么漂亮的瓷器,在当时国内居然完全不受待见,青花瓷并不是不受中国人的喜爱,只是在当时,不太受蒙古人的待见,因为蒙古人崇尚白色。我们都经常在电视上看到这样的画面,你到了蒙古包,蒙古人要献上洁白的哈达。注意,是洁白的哈达,没有听说过献上蓝色的哈达。就是因为蒙古人最崇尚白色。

所以元朝中央政府所使用的瓷器,主要就是白瓷,当时的白还有一个特别的名称,叫卵白,卵就是产卵的卵,就是说就种白像剥了壳的鸡蛋的那种娇嫩的感觉。而青花瓷呢,当时的元朝中央政府是不用的.

元青花那么贵,贵在何处?

元代(公元1271-1368年)是中国青花瓷器造工业发展历史上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在前代,釉下彩 等工艺的基础上逐步确立,完善了青花瓷器的技术,并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风格!

元代中、晚期青花瓷器,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多为小件器物,胎子轻薄,不甚精细,多为青白、乳白半透明或影 青釉 。青花的颜色灰暗迷蒙,纹饰稀疏但奔放洒脱,有的可以说相当潦草,常见器物有高足杯、碗、盘、香炉、小罐、蒜头瓶、玉壶春瓶等,多为日常生活用品,这类青花瓷器当时生产数量有限,属民用瓷。另外一类青花瓷器,以大件器物为多,其共同特点是大器者胎体厚重,小件轻薄,色白致密,透明釉白中闪青,青花颜色浓艳鲜亮,色浓处有黑褐色斑点。该类器件做工精良,纹饰层次多,有的甚至多达10来层,画得很满,但繁而不乱,层与层之间留一周空白,器底端两层之间无空白,每层纹饰内容之间都一枝独秀,别具一格。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427/158795599816416200.jpg

在制作工艺上青花料分为两种:一种发色浓重鲜丽呈青翠浓艳,浓厚处有黑色锈斑,俗称“黑疵”,浓处用手抚摸时青花釉面上呈凹凸不平之感,这就是使用进口“苏泥勃青”料所特有的呈色效果;另一种为国产料,国产料青花发色呈蓝中泛灰,有的色泽呈青蓝偏灰或青花发色蓝中闪灰。延佑期青花发色的牡丹纹深入胎骨呈云层块状,像潜伏在胎骨上,呈立体感似有闪动。青花上浮与釉面紧贴,晕散青花呈炸开状,上浮青花釉面显有浓黑丝及小点,青花纹饰紧贴釉面,微呈凹状,元代青花发色不稳定青花色泽晕散瓷器的足部上下多有竹节状凸起的弦纹,器身与器足的接合部位,多采用胎接方式。在装饰上,元青花一般多装饰莲瓣纹,器物肩部绘有垂云纹,中间主题部分填以各种花卉,纹饰繁密,层次较多。这种繁密饰纹的手法,不仅表现在青花瓷器上,也表现在元代织锦和石雕工艺上。

苏麻离青

元代时期一克苏麻离青等于三克黄金。“苏麻离青料”本是产于古波斯一带独有的一种矿物质钴料(一说是产于今伊拉克的萨马拉地区,一说是产于伊朗德黑兰以南400公里的格哈默沙村的山中)。可惜的是,此料太稀少、太珍贵,从元代至正年到明朝宣德年后便绝迹了,~关于苏麻离青的具体使用年代有比较大的争论,由于某些元素与比例的独有性,苏麻离青的发色非常独特。在前面文章中概括了苏麻离青的三个共同特性1,宝石光泽2,绿中带蓝,或者蓝中带紫3,金属斑点。如果一件物品青花发色不全部具备这三个特征,那么是不是苏麻离青就难说了。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427/158795608498466790.jpg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427/158795608496617770.jpg

再创辉煌,拍出天价

2005年,在英国伦敦佳士得举行的拍卖会上,一件来自东方的藏品,最终拍出了2.3亿人民币的天价。这件名为“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的元青花大罐,创下了当年中国瓷器的最高拍卖纪录。2.3亿元若是兑换成黄金,以当日国际金价进行换算,相当于整整两吨黄金。

https://image-artexpress.artron.net/app/toutiao/2020/0427/158795612045332250.jpg

以上内容纯属个人观点,与平台立场无关。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