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五彩为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的新品种,由宋元釉上加彩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明代彩料中无蓝彩,需用蓝色表现之处,皆以青花代之,称“青花五彩”,成为独特的时代特征,以嘉靖、万历五彩为代表。嘉靖、万历朝五彩施彩特点是:大量采用釉上矾红和釉下青花二彩,釉下青花与釉上多种彩相结合,多用黑彩或赤褐色线勾描纹样轮廓,画面浓重艳丽。缠枝纹,全称“缠枝纹样”,俗称“缠枝花”,又名“万寿藤”。
因其结构连绵不断,故又具“生生不息”之意,寓意吉庆。缠枝纹是以藤蔓卷草经提炼变化而成,委婉多姿,富有动感,优美生动。缠枝纹与莲瓣纹、卷云纹、如意纹、回字纹等一样,都是中国古代艺术品的重要装饰纹样。缠枝纹是一种以藤蔓、卷草为基础提炼而成的传统吉祥纹饰。缠枝纹所表现的“缠枝”,常常以常青藤、扶芳藤、紫藤、金银花、爬山虎、凌霄、葡萄等藤蔓植物为原型。缠枝纹就是这些藤蔓的形象再现,它委婉多姿,生动优美,富有动感,故寓意生生不息,万代绵长的美好愿望,从而跻身于中国吉祥物。
花觚始于元代,主要流行于明嘉靖、万历至清乾隆这一段时期。早期的花觚除了陈设用之外,民间多用于插花,布置厅堂。花觚的造型隽秀,端庄大方,线条变化十分丰富。常见的有五彩花觚和青花花觚两种。装饰题材有人物故事、民间传说、缠枝花卉或是花鸟等。花觚的时代特征十分明显,明代的花觚主要是三段式的,上面是喇叭口,中间是鼓腹,下部是凤尾,器型古朴典雅。我们常见的明代花觚以五彩最为贵重。一般都呈现出文饰繁密,层次分明,色彩艳丽,风格硬朗的特点。
名称:青花五彩缠枝花卉纹花觚
规格:口径:14.5cm 底径:12cm 高:28cm
此件花觚敞口,颈部渐收,腹部略鼓,收腰,足部外撇,整体呈凤尾状。口径14.5CM,底径12CM,高28CM。周身以青花装饰,颈部、腹部、足部皆绘制缠枝莲纹,辅之以如意云头纹、蕉叶纹、回纹等等,纹样层次丰富分明,底部有“大明万历年制”款。花觚与香炉、宝瓶合为五供,为皇帝子民敬拜天地神佛时之必备礼器。该花觚装饰华丽,纹饰繁密,而层次分明,青花发色艳丽,器形线条优美,秀雅大气,可谓上乘。器型规整,大气滂沱,且保存极为完好,实为诸多青花五彩瓷里面不可多得的精品,具有极高的市场价值和收藏价值。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