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为《洛水寻仙》而渡过的《北国十二年》,走过了《千里江山》,找到了《桃花源记》,可让我最快乐的却是《汴京的一天》!
这就是“会讲故事的中国画”系列,以绘本故事的形式带孩子走近中国美术史传世名画!
这套书符合儿童的认知经验,把静态的画面化作动态的故事,在故事中培养了艺术欣赏能力。叙述简洁,把图画背后的历史文化观念,艺术审美的文化追求,以图文的方式传承下去。 一一小学名师 李怀源
这批画属于所有愿意认知中国绘画的人。其功德,不仅仅是在赏阅,而在实实在在的爱国主义教育。
一一知名艺术家 陈丹青
曾孜荣讲中国传统绘画的叙事方式很有意思,是细节性的、发现性的、故事性的,值得到海外去宣讲。
一一歌德学院前院长 米歇尔·康·阿克曼
《洛水寻仙》: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首《洛神赋图》, 画家顾恺之是中国画的鼻祖,故事取自曹植名篇《洛神赋》, 讲述曹植与洛水女神之间的传奇邂逅,生动展现“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凌波微步”等成语意境。
顾恺之生活在东晋时期,距今已有1600年,他博学多才,诗赋、书法、绘画样样精通,被人们称赞为“才绝、画绝、痴绝”。他是中国美术第一位有画迹存世的画家,第一位有专篇画论存世的画家,第yi位被正史列传的画家,可谓“中国画鼻祖”。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洛神赋图》是顾恺之的代表作,他在画中有很多创新,给后世的绘画提供了丰富的经典样式。
购买链接: 《洛水寻仙》
《汴京的一天》: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中国第一长卷画”《清明上河图》,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材介绍画作,画上800多个不同的人物,展现北宋都城汴京的市井百态。
张择端是一个神秘的画家,因为我们在史书上找不到关于他的任何记载,只能从他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题跋中得知,张择端是山东东武人,身份是翰林,曾游学京师,后专攻绘画,很善于界画技法,尤其是画舟车、市桥、郭径。《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代表了宋代风俗画发展的极高水平。
购买链接: 《汴京的一天》
《千里江山》: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中国青绿山水画神品《千里江山图》;画家王希孟是北宋天才少年,18岁时完成这幅近12米长的鸿篇巨制;7种矿石5遍上色,令画上青绿两色距今九百多年依然熠熠生辉。
王希孟是中国美术史少有的、仅凭一幅画便名垂千古的天才少年,从他的代表作《千里江山图》题跋中得知,希孟是北宋宣和画院的学生,因为极有天赋而得到宋徽宗亲自指点。希孟十八岁时完成近十二米长的鸿篇杰作《千里江山图》, 此后便音讯全无。六百多年后,清代《论画绝句》告诉世人,希孟姓王,二十多岁就去世了。《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代表了青绿山水画的极高水平。
购买链接:《千里江山》
《桃花源记》:明代画家仇英的青绿山水画长卷《桃花源图》完整再现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主线,贯穿起近四十个鲜活的人物;明快的色彩、生动的笔触描绘出落英缤纷、鸡犬相闻、怡然自乐等成语的意境。
仇英是一位伟大的明代画家,山水、人物等各种主题,青绿、水墨等不同技法近乎全能,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列“明四家”。仇英早年是一名贫寒的油漆工,后来到繁华的苏州城画画谋生。他的画作糅合了民间绘画大胆用色的风格,呈现出极为艳丽的色泽。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汉宫春晓图》、“仇英版”《清明上河图》, 以及结合大青绿山水画与人物画的《桃花源图》都是他的传世佳作。
购买链接:《桃花源记》
《北国十二年》:会讲故事的《胡笳十八拍图》,描绘了“文姬归汉”的历史典故。在烽火连天的战乱之中,东汉才女蔡文姬被匈奴左贤王掳走,流落塞外十二年。曹操平定中原后将文姬赎回,可她两个年幼的孩子不得不留在匈奴。在矛盾与愁苦之中,蔡文姬写下了流传后世的名曲与曲辞《胡笳十八拍》。
唐代诗人刘商改编了文姬原来的曲辞,创作《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这幅画就是根据刘商的诗句绘制而成,一拍一画,像连环画一样完整展现了蔡文姬的故事。
《胡笳十八拍图》的命运与主人公文姬一样颠沛。先是南宋一位没能留下姓名的画家创作了它,流传到明代时,因原画有所破损,另一位没能留下姓名的画家便完整临摹了一幅。宋代画家的原作已不知所终,这幅明代摹本又像文姬一样流落至他乡。
【作者简介】
曾孜荣,艺术普及推广人、中信美术馆执行馆长,多年来致力于中外艺术的策展、出版与教育工作,长期在今日头条、豆瓣时间、博雅云课堂等平台开设艺术专栏,风格简练有趣,引人入胜。出版《宋画三讲》、《发现中国画的秘密》、《颜色里的中国画》等,主编《墨中国文化艺术启蒙》、《中国名画绘本》系列丛书。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