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书法公益课(56)


书法演变②
风格的演变

隶书是古文字的终结、今文字的伊始。
古文字和今文字在字形结构上的区别是,古文字只有两种笔画:直线和曲线,大部分古文字不是搞专业的都不认识。

今文字的笔画多样,横、竖多从古文字的直线演变而来,而古文字的各种曲线变成了钩、折、撇、捺等今文字笔画,上过小学的人即使没有写过隶书,也会基本认识隶书字。

篆书、隶书、楷书是三大正书字体。如何清晰的分清三大书体的区别呢。篆书与隶书的区别是结构从长到扁,字势由纵到横,篆书是回环缭绕的写法,起收笔多圆转,隶书起收笔开始出现方切,所谓的横画竖落笔,竖画横落笔。

篆书到隶书的演变也是文字形态的象形化转变为书写便捷化的体现。
隶书和楷书的区别是,从圆转用笔完全到方折用笔,起收笔垂直和水平的直落笔变成左上到右下的斜切落笔,从而书写更便利,字势也从扁状水平变成左低右高的斜势。

有些人会很怵跨字体书写,怕写乱了,其实先从理论上搞清楚三大字体的本质区别,就会变得大胆,一个字,想写啥字体就能写啥字体,轻松的很,但写的好看不好看是另一码事。也就是说,书法史会帮你理清思路,下笔有来路,再复杂的路子也轻松驾驭

小篆、隶书、楷书的演变还可以有另一种视角,会有意思一些。

古人主事字体演变者,无论历史对他评价是忠还是奸,每个人都会有心中的道,都是符合传统道义的,现在话讲就是都有传统信仰,或儒、或释、或道,在天人合一,顺天意而为之的总体思想下,特别是做大事,一定要符合他心中的道。不像现代人为活着而活着。

李斯创的小篆,在美学意义上有它独特的地方,都是字的中心偏上,上紧下松,上合下开,字形有悬垂感,犹如长瀑从天而降,表达的是地上万物皆由天赐,意在强调天意。到了隶书,传说为程邈所创,程邈为一小隶,故为隶书。隶书字形偏扁,向两侧伸展,感觉底盘低,很接地气,象征于大地繁茂,万物成长。

隶书之后,出现楷书、魏碑、章草、行草等,字形偏方,字的性格愈发多彩,形喻天地之间各种脾气秉性的人,人之性表达由王羲之发端,至唐而显丰美、完备。

小篆对应天,天之后紧接着出现大地——隶书,再出现各色之人——隶书之后的诸书体,文字的发展与传统的创世思想如出一辙。

那么有人会问,那之前的大篆呢?
天地出现之前是混沌状态,一切含混不清,那么大篆就是文字的混沌状态,少人烟气,字形非圆非方,非曲非直,模棱两可,纯任古朴自然之状。
前几天看天翼带着大家去访汉碑,能不能发几张完整形制的汉碑出来,有用。                         


肥致碑
                 

这是汉碑的碑额

为什么单看汉碑呢?
汉碑的碑额多是小篆,表达天之意的篆书,字形悬垂而下,下面是扁形的隶书,接地气的大块面的隶书,一块碑上天下地,加上碑身上圆下方,每一块汉碑犹如一个天地俱在的小世界,所以汉碑是最完美,最有品味,最耐看的碑,高级于其它各个时期,其它书体的碑。

韩仁铭,碑额美的不行

刚才讲至唐,书法中的人性表达完备,那么唐之后怎么看呢。以前看过一个说法,我觉得不访一谈。
其实这是通俗玩笑的语言,我们可以借助对宋词的分类,前者可以叫婉约型,后者可以叫豪放型。

谁是吃不饱的?谁是吃饱了撑的?

吃不饱饭型的(婉约)杰出代表比如赵孟頫、董其昌、八大、文征明等,当然不是一概而论,比如文征明的大字行书显然是吃饱饭以后写的。

那是不是按照静态书体和动态书体来分??

吃饱饭型的(豪放)比如黄庭坚大草、米芾行书,王铎、徐渭、赵之谦、康有为等。我想这样归纳是不是能把千年书法看的脉络清楚一些,简洁一些。

假设百年之后书法史

我们现在的书坛状态以后的书法史会怎样评说呢,百年之后会不会有如下描述:

书法从传统文人化的表达方式中剥离出来,越来越重视技法,虽然大家一致认同书法必须在文化的大背景下学习和表达,但书法的职业化和国展的体制化,催生了大量以技法为生的书法家,在获得官方协会认证后便以各种形态的书法教学和书法作品销售为生存的主要手段,与传统的书法只是文化人的主要是情趣表达大相径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一定是文化人,但却是书法人,以从事各种书法活动为生。

书法家的书法作品也不须具备个人面目,将古代某一书家的字写熟、写精便获奖成了堂而皇之的书法家,比如一看就是苏东坡的字,一看就是赵之谦、何绍基的字,因为看的是技术水平,这与传统的必须具备文化素质和自身个性的传统书法家也有了极大的不同。自那时以来,极少数具备个性但的在当时不被认同的艺术家,到了晚年或生后其遗作被倍加赞赏,比如前有黄宾虹、黄秋园、林散之、孙徵禄,后有xxx、xxx,......其名字被大家所记住,而那些活在当下,缺乏自我个性和文化内涵和的书法家们消失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