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贾又福长卷《青山问月》局部
◎理想的写生境界
理想的境界是什么呢?首先,我们要特别喜欢这个地方,然后再画它。假如,我喜欢,也有点不喜欢,只是因为我不画时间就白白浪费了,我才画它,如果这样,根本就不要画。
贾又福长卷《青山问月》局部
宁愿走一走、转一转,寻找“老师”。到山里去,就是去找“老师”、找朋友,找比我智慧多的人或山。画这块大石头,这块石头就是我的老师。你们想想,给自己的老师画像,带着一种很尊重的心情,它是一种什么样的效果呢?
贾又福长卷《青山问月》局部
石头作为我的尊师,上面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它有许多奥妙值得我们去思考,去研究。这时候,心态是什么样?假如不是这样,而是粗略地感到“很好看!很特别!”——这两种心态完全不一样。
贾又福长卷《青山问月》局部
所以,写生的时候,应该有一种虔恭的心态,一种问心无愧的心态,一种珍惜自己艺术生命,珍惜每一笔感情的心态。每一笔都是我的感情、我的心血,不能随随便便,潦潦草草,几下完事。假如带你们下去写生,我会跟你们一起画。
贾又福长卷《青山问月》局部
咱们比赛一下:我看这座山是我的老师,你看这座山是你的朋友,他看是一个一见钟情的恋人,物我之间构成难舍难分的情感,比赛看谁画得有深度,看看谁画得好。这样的话,我们的课会是多么的有意思,就不是背着画夹子东窜西跑,不知要干什么事情。假如我们对所画的景物不是充满感情的话,怎么能把它画得很精彩?打个比方,当你喜爱一个人的时候,你会发现很多别人发现不了的可爱之处,画也是这样。
贾又福长卷《青山问月》局部
◎山水画写生的基本要求:
1、静观妙悟:面对多姿多彩的大自然,首先要虚空心灵、排除干扰,通过静观默察,探寻自然和心灵的契合点。
2、裁取精当:在社会生活及大自然的“众美”之中,通过静观妙悟,裁取其中最具本质、最富有生机的美中之美,须知“触目横斜千万朵,赏心不过两三枝”。
3、立命固本:确立全画的关键所在,借此来统领构成全画的各种因素。画者的主观情感、大自然的勃勃生机,由此而得以突显。
贾又福长卷《青山问月》局部
4、审定详略:即明确夸张什么、省略什么、突出什么、弱化什么,明确主次、虚实、疏密等对比与协调的关系。
5、自由调度:根据情感需要,巧妙安排,合理布局,即万物皆随我所用。
6、落笔自信:在深入观察、胸有成竹的基础上,要敢于试验,不怕失败,落笔大胆、肯定、从容不迫,所谓“心随笔运,取象不惑”。
7、重在精微:即注意一笔一墨的精神所在,强调刻画中的耐人寻味,如局部的形象、质感、分量、品位等,众妙所在。
贾又福长卷《青山问月》局部
8、惨淡经营:在虚静的心灵中,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统筹安排,全方位过滤、筛选,凸显出极富个性化的、非我莫属的、鲜明生动的艺术特征。格调、笔调、色调等从高品位、高难度上追求。
9、着眼大局:充分协调画面各部分的关系,并使之高度统一在整体的高格调、高品位之中。画面的高度统一和整体完美,是画家终生要解决的大问题。
贾又福长卷《青山问月》局部
总之,我们提出以个性化的观察、感悟、认识为发端,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和特有的笔墨技巧为用,画出个人情感、智慧与大自然的奥秘相和谐的、深入的、扎扎实实的对景写生作品。
////////////////////////////////////////////////////////////
贾又福作品《青山问月》长卷赏析
(温馨提示:请放横手机欣赏)
贾又福作品《青山问月》长卷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