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9.20.96)小型美术馆是地区多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知道,大博物馆及与美术馆虽然是“重头戏”,但投资大,见效慢,像一个藏品5000件的美术馆,如果没有六七年的时间,投资不到一两亿,是没法办起来的。相对而言,一个藏品数百的小美术馆,则投资小,管理亦容易得多。而且,一些画家的纪念馆,本身已有足够藏品,并形成相当的吸引力,将其改装为小博物馆,实非难事。
纵观世界上一些大都市,除了国立和市立的大型美术馆外,还有好些小型的美术馆和纪念馆分布城市各个角落。在巴黎,著名的小美术馆就有由罗丹和布鲁德尔旧居改成的博物馆,以及一间由贵族旧居改建成的毕加索纪念馆。在东京,由画家旧居改成的小博物馆更是多不胜数,此外还有企业和私人设立的小型美术陈列馆。这些小型美术馆既为城市的商业色彩帖了“金”,也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广州是岭南文化中心,美术资源相当丰富。像早已闻名的岭南画派,油画的“中国第一人”李铁夫及“赤社”诸家,新时代的代表画家,以及今日建立诸多风格的年青一辈等,都足令广州人自豪。以广州目前的财政状况看,应在建设地区大馆的同时,鼓励建立小型美术馆。企业和私人有意建馆的,政府亦应给予支持。比如,对很多失传的广东民间艺术,就可以成立几个专题小馆。一些过去的代表画家,除了已建立纪念馆的,还可以加上李铁夫、黄新坡、余本和胡一川等的个人作品陈列馆。一些画家,如徐东白,一家三代都作画,只须把其故居略加修缮,就是一间很好的小纪念馆。
作者:梁光泽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