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私家珍藏共赏 4  清·何焯·松花石砚



 
[清]何焯(公元一六六一年至一七二二年)字屺瞻,号义门,晚号茶仙,江苏长洲人。生于清世祖顺治十八年,卒于圣祖康熙六十一年,年六十二岁。性颖异,读书数行并下。康熙四十一年(公元一七O二年)冬,圣祖南巡驻涿州,巡抚李光地应旨以焯荐,召直南书房。明年,赐举人,又赐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仍直南书房。寻命侍读皇八子府,兼武英殿纂修官,丁内外艰归。又十年,复以光地荐,授编修。明年,以飞语收系,尽籍其邸中书以进。帝览之曰:“是固读书种子也,而其中曾无失职觖望语”。又见其草稿有辞吴县令馈金,益异之,乃尽还其书,罪止解官,仍参书局。卒,赠侍讲学士,赐金存恤其孤。焯为学长于考订,论文与方苞异趣。其所居名赍砚斋,多蓄宋元旧椠,参稽互证,丹黄稠叠,评校之书,名重一时。有义门读书记六卷,《清史列传》传于世。

松花石砚

    历史:松花石砚源始于明末,兴盛于清朝,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此石砚自清朝康熙皇帝起便被封为“御砚”,专供宫廷使用。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对松花石砚评价甚高。据清乾隆四十三年编《西清研谱》记载,康熙皇帝御制松花石砚——“双凤砚”识语:“寿古而质润,色绿而声清,起墨益毫,故其宝也。”乾隆皇帝称颂曰:“松花玉,色净绿,细腻温润,可中砚材,发墨与端溪同,品在歙坑之右”。当年琢御砚都由宫内府造办处承办,采料控制很严,因地处清始祖发祥之地,长期封禁,不为一般人所知,所以后来产地随清王朝灭亡而失传断产。乾隆皇帝高度称颂她,示为珍品,一直为皇室所珍藏,流于民间极少,岁月流失松花石砚失传二百余年。

作者:藏乐苑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