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个人艺术馆少建为妙

准备出版的批评文章(45)

墓地

个人艺术馆少建为妙
刘晓林
 
偌大的当代中国建了多少个人艺术馆?这些个人艺术馆占了多少宝贵的土地?个人艺术馆中的“个人”有几多值得人们研究的地方?
 
时下的中国文化界(艺术界)流行目中无人、脑中狂想、见识浅薄的症状,于是小油灯变大太阳的事情屡屡发生。略微有点成绩就敢上九天外揽月,飘得让正常人根本挡不住!圣贤的道、文没有,但想留名怎么办?提前给自己建个个人艺术馆还能办到!找地、盖房子,尽量生前热闹一下。管什么真才实学,满足一下自我虚荣也好。

中国自古便有建馆铭人的传统,国家对于在各个行业做出杰出贡献的人通过碑亭馆方式以缅怀纪念,我们对此无不厚非。然而当有一天“杰出”的人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时,你我作何感想!(大师遍地,小师不觅)。“货币”为何贬值?都是“通货膨胀”惹得祸!大师为何众多?都是降低标准的伪结果。随之而来的是全国各地或公建或私立的某某馆自然多了起来!恕我直言,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所出现的馆中,就数量而言艺术馆是名列前茅的!如果象屈原、苏东坡等“大脑里有东西”、“肚子里有南北”的贤达而言,可以研究的自然很多。如果象你我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之人,研究什么呢?即使建了你我的艺术馆,你我就变得有成就,有学问,有价值,能不朽了吗?如此而为,劳民伤财是一定的,更重要的是还对人类有限的环境造成了毁坏,我国有多少的个人艺术馆建后闲置而不用,“霸占”了多少风景优美的空间?我的看法:像徐悲鸿、齐白石等确实影响了中国艺术、不可绕过的艺术家们建馆建则建矣。一般的艺术家们(尤其是国家,省市的艺术团体的“首脑”)最好不建。这样也可以避免给自己,给家人在社会上选成打肿脸充胖子的“恶劣印象”!

个人艺术馆少建而妙!若有实在要建的,请在建之前、在自己清醒时多思索几遍:劣石与圭璧的根本区别与奢华的外套到底有没有关系?!

作者:刘晓林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