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哲论二十四美(2稿)

哲论二十四美
刘晓林

(自序)
二十四诗品

已丑暮春,九天居士品赏晚唐诗坛妙手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逸兴忽至,希冀入表圣灵腹,掘表胜内蕴,赘语成文。每品一韵,廿四品共一韵;每品一句,廿四品共廿四句。复首尾二句,以作引入、寓托之用。

《二十四诗品》融铺陈与简约、融恣肆与平淡诸般于一体,绵延幽绝、莫测高深;又尽述一事一物,然非仅囿于一事一物。虚实相参,内外兼及,诚神州文辞遣用师学之瑰宝也!

古今万物之秘,若察心谙道,若融会贯通,予秉信:莫不归于一也!是为记。


亘古廿四品,万载一司图。
寥寥长风寄,雄浑绝太古。
惠风伴孤鹤,素行掠澄湖。
玉洁真骨在,尘滓除却无。
风云俱不见,悠悠混沌处。
月华满八垠,畸人伫神素。
玉壶花竹雨,幽鸟竞相逐。
磷缁任磨涅,流水洗今俗。
气神拔五岳,蓄守得真如。
六朝炫锦绣,金尊湮华庐。
空山信采苹,俯仰皆机杼。
风流本无字,心聆真宰诉。
天风携沧浪,灵犀破浮屠。
缅邈荡生气,靡靡侧身奴。
万象尽在手,神光草际浮。
率性无所羁,何需辨旦暮?
可人寻幽寂,清淡比月曙。
逶迤假天工,迷离接旷途。
思深直寻道,文妙追亡逋。
雄才百岁奇,须臾渺渺卒。
波澜并嶙峋,妙契风采驻。
目送归鸿去,琼浆胜醍醐。
飘忽莲花山,夭矫传神呼。
逆旅光阴客,恍惚生死睹。
珠丸飞动势,流转乃天枢。
已丑九天泣,表圣几时孤?

 
(一)
雄浑之美
 
综合论,若以“禅月见潭心”来称誉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其定然是当之无愧的。

二十四美中因何雄浑居首?或许这里面存在着天机。
 
宇宙中存在着若干既定的秩序,谁若打破,谁受惩罚。阴阳平衡即是其一,平衡则优,失衡则劣。

阴阳平衡若转换为数字则是“天数”与“地数”相等。天数(即阴数:2+4+6+8+10=30),地数(即阳数:1+3+5+7+9=25)。根据宇宙间阴阳平衡的法则,25的“阳单位”=30的“阴单位”。或者说:1个“阳单位”=1.2个“阴单位”。也就是1个“阴单位”的美(内美或内能)<1个“阳单位”的美(内美或内能)。宇宙万物莫不遵循着既定的“道”——阳刚之美(以阳为主)与阴柔之美(以阴为主)是最能震撼你我灵魂的美。(此外,阴阳互融的中和(冲淡)之美则是最能涤荡你我灵魂的美。)

物、人、艺,三者同理。作为人所创作的艺术,以阳刚、雄浑为主,阴柔、婉约为辅。也就是说,同样“比例”的阴柔之美是逊于阳刚之美(雄浑之美)对你我灵魂的震撼、涤荡等“功效”的。在艺术上,我们完全有理由这样认为:绝大多数的杰出、伟大作品要么做到了蕴藏并传递出了足够的力量之美(阳刚之美),要么做到了蕴藏并传递出了极至的婉约之美(阴柔之美),要么做到了蕴藏并传递出了非凡的中和之美。 上述三者以雄浑之美为最。
 
神奇的天地之数生发了神奇的阴阳之美,存在于宇宙之中的你我及情感、思维等附属品不受制于此。若雄浑不在,则生机不存。生机不存,则所谓的生命意义、价值等无从谈起。
 
(相关文学、雕塑、书画、音乐等经典的析解)
 
 

冲淡之美
 
冲淡者,冲和淡泊也。冲而不薄、淡而有味。

有研究者认为:魏晋文人濯足清流,不染尘俗,同封建权贵不合作的精神,对安静、美好的理想境界的憧憬,是形成冲淡的一个重要原因。“开千古平淡之宗”(《诗薮》)的陶渊明,谢朓的“生烟纷漠漠”(《游东田》)的谢朓……他们可谓是“冲淡之士”的代表。倪瓒、渐江等人的腕下流淌出的则是“于极瘦削处见腴润,极细弱处见苍劲,虽淡无可淡,而饶有余韵”的“冲淡之作”。
冲淡,换言即是(未完)


·纤秾之美

·沉着之美

·高古之美

·典雅之美

·洗炼之美

·劲健之美

·绮丽之美

·自然之美

·含蓄之美

·豪放之美

·精神之美

·缜密之美

·疏野之美

·清奇之美

·委曲之美

·实境之美

·悲慨之美

·形容之美

·超诣之美

·飘逸之美

·旷达之美

·流动之美

作者:刘晓林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