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中国核雕漫谈)什么样的核雕值得收藏 二曰:气韵生动
王照烽
在中国文化艺术中总是与“气”字相关联,大概与我们人类生活在大气层中有关。所以庄子有言:人之生,气之聚也,天下万物皆在于一“气”。自南齐谢赫提出《六法论》的几千年来,气韵生动一直是重要审美思想标准之一,因此字画鉴赏家有望气之说;中医有气血畅通,面则华之说;曹丕说:“文以气为主”。
气韵生动与否要通过鉴赏者的感悟才能得到,我们通常说一座或一群建筑气势宏伟,间或有音乐的律动。议论一个人时,说他那副盛气凌人的样子,其中的气从何而来?那就是鉴赏者感受所得到的。当然,这种感受绝不是相同的,不同的思想和不同的阅历都会对这种感受产生直接影响。甚至于有天壤之别。不知有多少观众到了名胜景区不知看什么,即使到了千年古刹或面对名家字画也只是走马观花,此乃美盲之代表也,让这类人群去感觉气韵那可真是对牛发气了。无论有气韵多么生动的核雕也无法打动他们的心。
考工记有言:艺有优劣之别,而无大小之分,核雕虽小,也是创作者运气发刀、结合意象构思、融入己之思想、己之癖好、一气呵成,间或有断,亦是书法之笔断意连也,此为上等雕刻者也,其出品多气韵生动。
怎样评判一件核雕是否气韵生动,虽然没有公式可直接套用,但是一定有例可循,如果是山水人物的核雕,要看它是否来自于名家字画的简单模仿,是否融入了适合核雕材质而做的核雕山水人物,主题与内容是否达到和谐统一。能否符合中国山水画法中的丈山、尺树、寸人的比例要求。有无藏、露;遮、掩;开、合;曲、直;高、低等营造空间之因素,否则难以有气韵之象,更不用谈生动了。
核雕人物是核雕中的一个大题材,三教九流,凡夫走卒,神鬼狐仙,帝王将相,才子仕女,都可入雕刻中,核雕人物创作虽然好者甚多,但能达到气韵生动却较难。有人说他的十八罗汉气韵生动,我们先看看他的罗汉是怎样的十八个人,纯粹就是十八个孪生兄弟聚会,一个个都胖乎乎的福气像,不过年长者长了胡须和眉毛,仅次而已,哪里有盛气凌人之势?何谈气韵生动只有?更有甚者,把“巾结轻盖,盘龙乌云髻;宝明横披,素衣舒广袖”的观音做成头披麻袋片、半男不女的、耸肩含胸的寒酸样子,简直是对佛家成员形象的亵渎,何谈气韵生动只有?
有人说他的“八仙”有气势,大有飘飘然之态。我们先了解一下仙人们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是什么样子。神仙传说之所以在民间流传颇广,那是人民大众心中完美人物形象和人格力量的缩影,是因为他们相信只要供奉或拥有神仙像,便可以给他们带来他们想要的,或者是想得到他们传授的本领,所以,神仙的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美好的,不应随意涂改后称之为杰作,尤其是把八仙人物乞丐化或者塑造成外国人种的样子,一点仙气都没有,只感觉到乌烟瘴气,与神气、律动相去甚远。
再说罗汉头。头者,头像也。这在世界美术和中国美术中很常见的一种人物表现形式,核雕罗汉头的产生与此有很大关系,其中的确有不少好的作品出现,当然不乏“气韵生动”之作,但并不是大多数人能企及的。就拿法国雕塑家罗丹的《思》来说她塑造的那位少妇头像并没有大的举动,只是怀着忧郁的心情低头沉思,她怎么就那么有感染力,而成为不朽之作呢?跟核雕罗汉头相比,同样只是一个头像,前者可谓意蕴无限,而后者只是机械的张嘴瞪眼,无神韵可谈。
在知识不算丰富的民众心里,好艺术家简直就是神,如画马能供鬼使的韩干;画龙点睛则龙飞去,画鹰则吓飞殿上鸟雀的张僧繇;以针刺像可使邻女心痛的顾恺之。虽然是神话传说,但我们应理解为画家修养之功力,能给与画品以生机,给予造型以神韵,有此生气,形体乃能通天地之气,然后能活,是谓画品气韵生动也,核雕亦可借鉴之。
气韵生动的核雕会说话,就同古玩鉴赏界常说的,老东西会说话的道理一样,然而核雕真的会说话吗?当然不能,是它本身的生动气韵与观赏者胸中之气相碰撞而产生的灵气共鸣。虽然这样说,然古今艺术鉴赏家和收藏家鲜有不口诵着这句咒语而交学费的,有时他们也毫不避讳的将此记录下来,这是多么深奥的艺术套圈,真是说不尽道不完。
作者:yinfengge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