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为岁月而感动

  文字/马梓珊 摄影/卢毅刚 阿诺

  载《生活速递》2006年12期

  看陈铿的画,感觉有一种温暖,一种源于对大地、农人与生活的温爱。这些感情在陈铿的作品中,随处都可以看出,也许这跟他本身就是一个温暖幸福的人有关。

  油画里的情景,离我们很近也很远。近是因为我们曾经目睹、亲历过,远是因为它们已经不再或是正在消失。

  那些曾经辗转不安的岁月,那些纯粹理想的旧日时光,那些熟悉却又最终不得不放弃的苍苍情怀,有的刻在古老石阶的青石板上,有的镂入雕栏画屏青瓷中,有的编进晚清国人的长辫里,有的铺陈在丝路古道的残墙断壁上,有的在老式织布机的经纬线上横着竖着……这些曾经的景象也许永远看不到了,但远逝的流年和那永不褪色的感动,永远是人生旅程中挥之不去的那一抹亮色。

  这个城市高楼越显多了,被钢筋混凝土包围的绿则愈见萎缩,鲜明的城市轮廓在吞噬着心底的安宁与平静。都说偷得浮生半日闲,这样的天地,哪里容得下一点飘逸的心情?直到打开陈铿的油画集《逸情》,满眼的绿,形的静谧、色的沉着、光的变幻。犹如一股清风,带领我们重返珠江三角洲的农家渔村,在南国炽热的阳光下,返璞归真,享受心灵的飘逸。

  艺术如镜如灯。画面如镜,映出画者和观者的心灵;人心如灯,照亮了色彩和光线中隐藏的那些神思。艺术的传达或许就是如此,一幅画,一行字,一阕诗中我们便已经开始了沟通。

  感谢陈铿,这个有着一对可爱龙凤胎的幸福男人记忆了我们那段宝贵的岁月,在《豆棚架下》和《岁月》委婉的倾诉中,永远保留着我们对那份岁月的感动。感谢陈铿,让我们为岁月感动!

作者:马梓珊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