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玩紫砂壶的三种境界

收藏玩家与拍卖场上的买家,其实是泾渭分明、各行其道的两类人:

玩家比拼的是眼力,最讲究沙里淘金、物随藏贵;

而举牌者较量的是资金实力,用最多的钱买最贵、最好的藏品。

宋双才说:现在真正的玩家越来越少了,大家喜欢一件藏品的理由也越来越少,甚至全部集中在价格上。
如果收藏艺术品仅考虑价格、升值这一方面的因素,会慢慢玩不下去,
因为艺术品的价格总会不断上涨,而你的钱总是有限的。

北京老城区内有一个旧鼓楼大街,据说是如今保存历史最长的一条街道,始建于明代,

距离著名的北京后海步行仅十分钟路程。

这条街道两旁的建筑大多毫不起眼,甚至有几分破败,但这里每天中外游客云集,熙熙攘攘,人气极旺。

据说,北京城的诸多古董玩家都“大隐”于此。宋双才的家就在这条旧鼓楼大街旁边的胡同内,

普普通通的一套三居室,里面却藏着500多件价值不菲的“宝贝”——紫砂壶。

作为绝大部分艺术收藏品而言,比如瓷器、书画、青铜器等,当它的日常实用功能降为最低的时候,

也就是它的收藏价值升为最高的时候。

但紫砂壶却是一个特例,它的实用性和收藏价值可以并存一身。

 

什么样的壶值得收藏

宋双才说,壶可分三类:

一是实用型,即日常器皿;

二是工艺品,做工精美,但是批量生产;

三是作品壶,这是按照一定主题思想进行的独立创作,属于艺术品范畴,这类壶才真正值得去收藏。

    要成为作品壶,首先要注重原创性,无论是首创或是再创作,都要求一个“新”。

其次,作品壶要有个好名字,既与壶形相契合,又能表现主题思想。

再者,创作壶的人,也要有一定的身份与资历。

 

混乱的价格体系

2002年春节,宋双才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开始:100元,买了9把竹子造型的紫砂壶。

随着时间的推移,宋双才渐渐知道了名人名作紫砂壶的价值,于是开始寻找顾景舟等当代大家作品。

6月份刚刚结束的中国嘉德春拍中,顾景舟的一款紫砂壶卖了91万元,

但宋双才第一次买的顾景舟款的紫砂壶仅有10元,“我的10元壶肯定是假的”,宋双才说。

但几个月后,他居然在北京一家茶叶店看见了和“10元壶”一模一样的顾景舟款紫砂壶,

标价已经升到1600元。

这样的故事没有结束:一次在北京著名的马连道茶叶市场,宋双才又看见自己曾经买过的一把壶,

他当时花了300元,而这里的的标价是3000元。

更为惊人的是,还是这把壶,居然摆上了王府井工艺美术商店里,作为“非卖品”展示,

宋双才还是询问到了最终价格:2万元。

收藏的三种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其实,作为古董收藏同样如此:

一开始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阶段,

只要看见东西觉着挺好,就想收,甚至不惜千金散尽;

慢慢买得多了,就进入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第二境界,

也就是鉴赏阶段,需要学习大量的专业知识,特别耗费收藏者的脑力、心力和体力;

最高的境界是东西越买越少,甚至几年都不再出手,因为随着收藏者级别的不断提高,

能够入其眼的东西已经是凤毛麟角。

这个阶段的收藏者大多开始反复把玩自己已有的收藏品,细细体味每一件藏品的妙处,

往往在这个时候,收藏者本人会忽然发现,原来自己曾经梦寐以求的东西其实早已经收入囊中了,

正所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作者:苏佳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