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模糊不清的胡世钢·王华东

鱼与网的图语

 ——模糊不清的胡世钢

                  ·王华东/文

 

      胡世钢,名鹤骞,号默人。这个有点古旧的名字与他现在的生活状态无法联系。正如他的作品一样,在现实和超现实中,在中国画和西洋画中,我们同样联系不到他的那一个同位点。所以,读胡世钢,尤其是读胡世钢的作品,与其说是我们产生了困顿,不如说这是胡世钢的困顿。

     初识胡世钢,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知道他是四川美院的,画了一些个性风格的油画,有写实的也有抽象的,在那个年代看到一些另类的画很过隐。再识胡世钢,已涉身商海,开始商化起来,好在他的商化走得不远,没有一般商人的狡黠和唯利是图。三识胡世钢,他已转移了人生的重心,虽然未彻底抽身商海,而在他的办公室和工作室,一幅幅绘画作品俨然成了这里真正的主人。有各类作品的获奖和收藏,也有不少的作品画册及其介绍,还有一大堆各式各样的书籍。

      最让我感兴趣的胡世钢是个爱鱼的人,我们曾在一起钓鱼、品鱼。如今在他的办公室里,养着各种各样的鱼,长此以往,乐此不彼,他说他十分欣赏鱼在水中的悠游自在。他对鱼的喜爱,远远超过了众多食客生理上的诉求。所以,在他的作品里(架上油画/宣纸水墨),鱼就成了他更加关注的主题。奇怪的是,他的鱼大多都不生活在水里,要么在干涸的河床上,要么在房间木质的地板上,要么在高山之巔的云层之上,要么在喧闹的都市空隙,,,他到底要向读者传递什么样的信息?

     无论如何,庄子的鱼,总是生活在水里,而靠水的滋养,才能化为鲲鹏,而历经沧海桑田后的今天,当人类进入高度文明社会,胡世钢的鱼怎会有如此结局?这鱼是你?是我?是他?抑或是胡世钢自己呢?

      于是,在胡世钢其它的作品里,我们发现胡世钢在努力寻找的答案:网。

      曾经有一首题目叫《生活》的小诗,就一个字:网。虽然是老生常谈,但在胡世钢的宣纸和画布上,这成了他的另一个主题。有句成语叫“鱼死网破”,而在现实生活中,鱼往往死了,网并没有破,即便破了,还会有人重新织上。胡世钢说,他所画的这些几近密不透风的网,无一漏笔,每条线都有结,每个结都与所有的结相连。他说的是事实,这是一张强大的网,任何鱼都无法穿越的网!

      答案似乎找到了,但鱼该怎么办呢?鱼们该怎么办呢?

      胡世钢没有回答。他无法回答。即便如此,但从胡世钢的作品及其作品以外的种种迹象中,我们却捕捉到了另一个信息,他爱鱼,却同样离不开网。在他的笔下,他可以用很长的时间,打理出一条很具艺术气质的鱼,很有理想的鱼,很想冲破樊笼的鱼,很有在餐桌上我们无法品尝到的那种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鱼,但是在现实生活里,他们都是一个十分需要网的鱼。他也不例外。虽然,他说他不想在绘画艺术领域做一个循规蹈矩的人,但他不能失去这张网,他无法没有这张网。他需要生活中的这张网,去打捞餐桌上的鱼。因为,艺术不仅仅是意识,更是物质,而作品不仅是抽象的网,更是具象的鱼。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生活的网和艺术的网,餐桌上的鱼和画中的鱼,本该是泾渭分明的,但在胡世钢的世界里却有些模糊不清了。

      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胡世钢灵魂深处的挣扎:想摆脱束缚---不在水中的鱼,却依然充满了生命力;依赖束缚---画布和宣纸上的网,竟画得如此美妙传神,充满了思想的激情和张力!

      这就是胡世钢,生活在艺术中的胡世钢,艺术在生活中的胡世钢。

      什么时候,胡世钢的鱼能化为鲲鹏呢?

 

作者:胡世钢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