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去年在E市留了点尾巴,所以此行是去处理尾巴,
顺便画些写生,油彩携带不太方便,还是来延续去年那里的写生,用的是水彩。想必在加国,每个大点的城市都会有救助站,所以下了长途车站便向售票小姐大厅当地的救助站,回答说不知道,不过她倒是挺热情,迅速上网去查找,随后打印给我,接过看了下,路途挺远,要转车方才能到达,一来要掏车费,二则,我拖着一大堆行李,长途运行不易。便决定自己出门打听,上次写生路上经常路过一处看似流浪者之所的大厦,觉得那里或许就是救助站,那里离长途站并不远,不一会便到了,门口站着一个印第安女人,我便向她询问,她说这里并不是我要找的救助站,而是hotel, 就这那种政府资助性质的旅店,她便帮助我去问保安员,查了救助站的地址而且帮我打电话去定位,电话并没有接通,保安说他们会将会在傍晚五点关闭,现在还有半个小时的时间,来得及赶到那里,此时,室外又下起了瓢泼大雨,我也顾不上被淋成落汤鸡,拖着那些沉重的行李向那赶去。
到了目的地,门卫说晚上七点方才开门纳客,现在正是晚餐时间,你可以到另一处场所里就餐,刚好我有些饥肠辘辘,心想也好,吃完饭再说,到了餐厅外,在门口有两个工作人员在发饭票,接过号码,进入室内,只见不大的厅内人们已经排起了队伍,由于房间的长度有限,而且要按照顺序导入一定的人流,工作人员便想了个好办法,在地面上铺上了长条塑胶地毯,排发就像九宫格,就餐的人们便按照顺序缓慢的在导线上移动着,他们的样子就似梵高的作品“监狱放风”里的情景差不多。
由于人多,人流移动速度慢,有些人为了偷懒,拿到号码后,并不急于站到队伍中,而是走到墙角坐下,蹲下,有些干脆躺倒地上,等到他们预计时间差不多时,再起身,走到队伍中去核对号码,然后插入队伍中,餐厅门口的座椅上坐着一位黑人女孩,在手里捧着一个塑料桶,就餐者们依次把号码放入那塑料桶内,然后随队走到餐台前取餐。
作者:小辫子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