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邢窑白釉“类雪似银”,所以唐代文人李肇、陆羽、皮日休等人的诗文中对邢窑白瓷多有赞语。
“点绘”早在彩陶文化就出现了,但釉上“点彩”始于汉,“魏晋”成熟并广泛用之。邢窯除燒造白瓷外,還制青、黑、黃釉瓷等產品。而白瓷亦分粗細兩種,邢窯白瓷胎質堅實,胎質細潔純白,器內施滿釉,器外釉不到足。在胎、釉之間有一層化粧土,作為護胎釉。尤為難得的是其細白瓷的釉面光滑,色澤雪白瑩潤,陸羽《茶經》中所讚“邢瓷類銀”,“邢瓷類雪”,便是指其釉色而言。
邢窑是唐代制瓷业七大名窑之一,也是我国北方最早烧制白瓷的窑场。邢窑始烧于北朝,衰于五代,终于元代,烧造时间大约为九百多年。其技术水平在隋代已登峰造极,烧制出具有高透影性能的细白瓷,在我国陶瓷史上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其胎质坚细、釉色洁白、光润晶莹、气孔率低,影透性强,与现代高级细白瓷的胎质,釉色相比毫不逊色。
作者:大李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