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收藏的江湖与三要素

  有个认识许多年的老朋友,来我家串门儿,趁我不注意,悄悄的顺走了我的一颗夜明珠”……;这是一位搞了几十年收藏的齐同民老先生博文的其中一句,他的博客文章题目是(收藏界水很浑浊,很肮脏!)大家不妨一读:http://blog.sina.com.cn/s/blog_9eade10b0101psl0.html

初来咋到一个陌生环境,尤其是收藏行内,想混“出头天”基本是无望的,周围一帮“道行”不浅的玩家远远地观察你,只身单影无人引荐,即使和他们素未平生,那你也逃脱不了背后的指指点点,如果你谦虚的向某些人求教,转过身他就会说你“白丁”。所以人在“江湖”,只能靠自己,遇到大风大浪尤其如此,何况与利益攸关的收藏,实际收藏界就是“江湖”。人人都说“水深”,只差加上“火热”两字了,这样才能体现“江湖味”。不惧江湖险恶, 但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在收藏界无人“不打眼”。所以如此,独辟蹊径,潜学专研,当你眼光超出这些“老人儿”时,那你的境遇就更加惨淡,表面对你逢迎趋势,实则已是孤掌难鸣。所以,收藏走到最后就是“孤独行旅”。

在今天,收藏要具备三个要素,“有钱”,“有闲”, “有眼”!前两点明确好说,后一点才是关键,作为在收藏领域摸爬滚打几十年的人,相信都有酸甜苦辣。但是“有闲”和“有眼”是相关联的,生活无忧可以有“闲”,阅历丰富可以有“闲”,学识渊博可以有“闲”,淡泊人生可以有“闲”,看破红尘可以有“闲”,没有“闲心”很难迈过收藏的门槛。那么诸位,收藏界能有多少“闲心”之仁人?!

目前国内收藏成为广众行为,然实际上它是小众范围,属于精英文化范酬。 大众行为没有不好,提升文化品位,回顾学习历史,等于从新回过头来审视我们过去所唾弃的,有历朝历代相比。堪比今天的诚信与道德缺失,可见30年前那一场空前浩劫远比“秦始皇坑儒”厉害。欣慰的是,没有那一位皇帝和暴君能切割历史。

做到“有眼”那是要下狠功夫,在过去如果不走弯路,没有个十年磨砺都难以达到高度,但在今天的信息时代,把这个历练的实践(时间)过程缩短了,你只要会咨询查询,没有看不到和解不了的,世界各国的博物馆藏品基本信息都是公开的,如果你英文再好点,那就更加游刃有余,没有进不去的网站。当然腿还要勤,有机会就跑地摊逛博物馆。所以说今天有不少靠经验吃了半辈子“收藏饭”的人已经落伍,他们死抱着哪一点看家本事,知识更新趋缓,离开老花镜放大镜就看不了东西,这里面不乏权威专家和终日伏案的伪学者。

什么是“有钱”,对于收藏者而言都会量力而行,并不是钱越多收的东西就越好。刘益谦花了2.8亿捧回了个鸡缸杯,行外人看了唏嘘不已,在行内人只是冷眼相看,玩家过手鸡缸杯的几率不是没有,渠道正缘分好,拥有一件甚至于数十件都有可能,而且品类丰富远胜这2.8亿才一只的鸡缸杯,这里面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我们的思维向度与古人有差距,成化瓷几十万件的记载唯独推崇鸡缸杯?品类丰富远不是我们可以想象的。

考古有例证,信息方准确,迄今为止我们开挖了几个皇帝陵?而又有几个完整的?不说远的,近代历史由孙殿英盗挖慈禧墓之后盗挖皇陵不少,挖万历,挖雍正,挖乾隆,所有的挖掘也赶不上农民游击队,再有这几十年房地产开发,挖掘机的大抓斗比传统的“洛阳铲”厉害,所以每一次重大的考古发现几乎都是跟着盗墓贼和开发商的屁股后捡食残汤剩羹?,陵墓窑址破坏信息混乱丢失,所以我们的历史中有相当一部分属“推论”,但一旦著书立说就是定论,哪怕是错误的。那么,当我们面对于信息“失联”的“摊头货”,缺乏综合分析能力只有于此无缘。要想在收藏方面有所建树,如上三点“有钱,有闲,有眼”如果具备,你就离成功不远了,学点辩证法把这三点好好琢磨,“放松心态,玩的愉快,人心向善,一切皆缘”!

 

暑期感言

2014.7.27

被“行家”否决的唐白釉钵,因为气味,闻不出土香就否了,这是"海捞瓷",哪能有土香味/

釉水肥润

底部特征

器形规整

大尺寸,直径24CM

完美品

作者:大李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