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唐寅园,唐寅缘
唐伯虎当然算是苏州文化史上的一个标志性人物。能和几百年前的这么个现在看来在人心目中十分娱乐的一个人物结上一份跨年代的缘份,这个当然是老徐这样的小民的乐事,现在也经常路过唐寅园,记起来那点往事,也是心生向往。其实唐伯虎是不该被娱乐成这样的,说来要拜周星驰所赐,他的唐伯虎点秋香,真的是深入人心,想来都是有点纠心的,据说周立波等一干人,还拍了点秋香2,至今没有看。
据我的了解,唐伯虎似乎没有那么多可乐的事,怪只怪他这人生活在了江南烟花之地,似乎不该被染上北方的凝重与大气,到了现在娱乐至死的年代,也只能被一再的戏说了。在唐寅园的那几天,静心的看了唐寅墓,知道唐伯虎晚年很凄苦,乃至于后来的下葬,也是有了别人的帮助才完成的。读唐伯虎的落花诗册,只读到洇蕰在字里行间的伤感,不亚与陆游晚年的那一份幽幽的喟叹。
其实我练字,纯属个人爱好,由此结交一些有此一好的朋友,也并没有功利的目的,那一年朋友请我去一个小区做送春联的活动,正逢苏州二十年不遇的大雪,活动做完后,有余下的宣纸瓦当对联,就踏雪送给九月枫广告的施总一副,后来他去参加开发唐寅园了,就请我来写唐寅园的匾额,我先是写了真正体现我的学习风格的东西,很满意的拿了去,但施总说,你要写得随意一点,越随意越好,于是我收了中锋的习惯,就那样写了,施总就定下来要了。后来我读了不少明清时代的书家的书法,才有所了解,其实到了明清,文人多半不可能象宋时的文人那样意气风发了。体现的是一种病态的美。
我们这个时代怎么样呢?当年,苏州好几家电视台都给了我特写境头,就有了点小名气,第二年就有人花一千块钱买两个字了。记得当时,写好了字,裱好了,又装上镜框,我自己去装,买字的人连连说好,并且还心满意足的说,还用了洒金宣,真太客气了,我着一身工作服,上面有油漆,有胶水,在一边听他夸,其时真有点象唐伯虎装成仆人,听到秋香夸唐伯虎的样子,但我终于没有笑出来。我其实很得意于自已的这种低调。一幅字卖一千,去帮他装两个钉子挂上,又挣一百,这一百才是我的本行。就象今天下午,接一个电话,去装一颗镙丝钉,客户来车接,我去十几分钟搞定,又拿一百一样。这是我的本行,我乐意赚这客户认为我必须拿的钱,至于写字,真觉得有点不合时宜一样,能卖一点也行,一年一张不卖也无所谓的样子。
如果不是天下大乱,丘处机道长,一定会更得意于他的诗文和医术,绝不拿他的三流小技去江湖上显摆,我想我的一流技术当然还在于广告安装方面的用心所得,在这行业,有规则可循,倘说艺术品,那么,真的有点说不上来,要高了,人说我狂,要低了,我心有不甘。所以也就不拿他当回事了。我的价值在我自己心里,在真正懂我的心里,自有人懂得,我这么多年来,在纸上涂抹着什么。想来平民化的唐伯虎也是时代的需要,别人笑他怎么样,他笑别人怎么样,都不很重要,重要的是,毕竟有种笔底明珠无处卖的酸楚。
唐寅园其实荒了很久,因为除了墓地是无争议的真实外,不大的园子里有些新建的古建风格的建筑,又搞了些戏说的部份,还是能吸引不少客人的,好在唐寅墓是真的,总不会白去。那么,作为装点,我在新园部份的题款,也算是与唐寅结下了隔世的缘份。私下里想九泉之下的唐伯虎看了我的字会笑吧,就一个安装工,也这么得色,看来当时本才子讨十个老婆也不过份。
作者:laoxu1688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