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在觉悟中成就的艺术--永觉法师觉照艺术的实证

Mr1w9hPsKG6qvPTTG21xRYayxIqYrztos1RWwk9s.png

  朴成虎给永觉法师造像有人说艺术是指尖上的灵感,这句话听起来似乎合乎道理,但仔细推敲,却并不符合逻辑。艺术的灵感,一定要在逻辑性哲理上展示艺术家思维的迹象,它不是单一的图像表现。从更深层次讲,在某种要求上说,不但要符合艺术家思维逻辑,更重要地是要符合艺术家对自然物象所觉悟和理解。随便画一张图画就认为是艺术作品,那么儿童画也能算作艺术作品了?

1XIRmr4OGBq23UicrTt7W3JVj3Alvl7nykkflrI6.png

  鉴于此,永觉法师曾说:“艺术之根在于追寻生命的意义”。其实,艺术是来源于心灵深处,把在觉悟中所察悟到的思想自由和意念快乐,以哲理性地思维体系,借助油彩颜料展示的自然美感。艺术是根植于生命里的,是融入到思维中的,长期浸泡于禅韵之内,允汲着佛法实证的乳汁,渗浸在艺术灵魂的高地。一切美地觉知,都是永觉法师内心流露出来的,契合宇宙自然之美和心灵觉照之性。

HlbRjp3xTsgUx0W6U78RS0TAfqrv2eQ89wno2q2a.png

  所有艺术属性,一定是以觉悟的途径才能观照到永恒的原始真性。一幅艺术作品不能反映出艺术家的内心世界,或者说是思维见谛,失掉的不仅是艺术家根本性的称呼,而更是对艺术理解的层次。永觉法师早已在禅悟里明了艺术归属于自然属性的觉知,照见了艺术真性的本质,体悟自然心性存在的意义。在他的笔下流出地是甘露,是琼浆,是玉液,更是觉知的永恒。

sWCO8WXmiXBOHs5ZEOe51GdQLvlPGztVmNfcMOa0.png

  永觉法师在实修上觉照出的是“美既源于自然,更源于内心,源于宇宙”。从他的作品上看,他的觉照还源自于真性本体,也源自佛法真融,更源自于心灵真谛。因为,永觉法师在觉照内心世界的同时,他还不断深入到更幻化的生命底层,用艺术之性挖掘出属于他自己“自然艺术禅”的释义。

4DOYCiDc0RY9KsOkNSqBZy6gAeTONPOKjj9OSKtd.png

  每一个艺术家的信仰,不仅在艺术上,而且也是在哲学上、思想上、觉知上,并且也会在文学上、思维上、宗教上去觉照领悟艺术的根本与意义。为此,永觉法师对这些完全具备,拥有着最优势的艺术创作阵地。看永觉法师的艺术作品,自然而然就感悟出他觉修实证的观照本能,完全融入进了他的艺术境界里了。

GoWeYch3C35K0GJhRAlVvj55ri7TJaulME4TTn9r.png

  信仰的世界里,实证是检验一个修行者最基本的条件,艺术在信仰中是验证修行的方法,又是展现修行的成果。永觉法师在信仰层面验证的是艺术属性,在艺术世界里展示的是修行觉悟的灵性,所有的关联诠释了艺术是在觉悟中所成就的。实修的次第借助艺术而显现的。为此,真正的修行者,肩负艺术家头衔的同时,他的艺术涵养和艺术水平,必须把实修与艺术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并且走出艺术殿堂和禅修道场。永觉法师已经做到了,而且更完善地展示了,他把自然禅意所觉悟的意象艺术,用生命体现了实修的根本,证实着宇宙与自然、人与自然和人与宇宙的各种关系,于心灵深处传播人性原始之本。

MXcAEyYqq9Q2pTYRlz6GU7VGbCC73HPMqoQg5rK1.png

  艺术灵感的来源既触觉了实修觉悟的本体,成就了艺术灵魂的再现,其实是在延续着艺术家或是禅修者的思想及智慧。艺术作品在其内容上也一定是记录了体悟佛性的过程,体悟禅性的方式,体悟人性的法则,是三者在现实意义上的融入与永恒。艺术作品的美,在本质上,阐释地就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真、善、美。艺术家心里的诗和远方,着重点不是艺术作品本身,更多地是通过实证,观照自身修行的状态。实修者的艺术作品,表现出的是“无我、无物、无形、无垠”的辽阔世界。

i1hudgnOsuoWXlRtVF4dYEV423fftjpyTwNjZlf7.png

  在实证中觉照艺术展现,以及突破常规思想的限制,是很多艺术家或禅修者都无法做到的。永觉法师在实修中做到了,而且用实修把艺术经过禅修,观照出了艺术的真性,并把抽象艺术与具象艺术,通过灵悟,让实像和虚像融为一体,重新组成艺术派系,也就是意象艺术的成熟。在永觉法师没有通过禅修观照的灵明时,很多自称意象艺术家的作品,其实是不堪入目的。

4XV3ka9KLm0HC0Ojk5Z5y0HcZ8jPcy2H3ZCqXcIQ.png

​  艺术家如果想更成熟地表现自己的艺术成就,一定要有实修的基本功夫;实修者如果想通过艺术展现自己的修行层次,就必须用艺术的成熟观照自己内心世界的真性。艺术是觉性的本体,实修是观照的对象,只有本性与对象明了,艺术才能在实修中成熟

  作者:泓济,号仁空,原名庞举才,善佛学研究.善文物鉴赏,诗人、茶人、作家、书法家、篆刻家、评论家、茶文化学者。

作者:泓济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