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谈士屺:当今中国画坛,画家的追求是多种多样的,有追求形式美的,有追求个人名声的,有追求市场效应的。我个人的追求,是艺术的一种养心的作用。我觉得绘画艺术,是文化,文化本身就是关于人的心灵。是文化,就要担负起养育人的精神、养育人的心灵的责任。所以从这个意义出发,我认为,我自信自己这个看法,是正确的。但是,我也很赞赏追求艺术形式美的这样一批画家,因为追求形式美的画家,他本身心灵是美的。心灵美,它不只是作为一个画家、一个艺术家是重要的,对一般做人也是很重要的。改革开放以后,正是追求形式美的画家,他们闯出了一条新道,把中国绘画艺术从紧紧地要赞颂、靠紧最高功利这样的框架里面走了出来。但是我觉得艺术除美之外,还要有养心的作用。因此,我画人物,都画的是历史上的那些对文化、对人类社会有贡献,但是遭遇多半不幸的人。
艺术名片
谈士屺
现为中国美协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受国务院津贴特贡人员,湖北省中国画学会名誉副会长,湖北书画院画家,鄂东中国画研究院名誉院长。
谈士屺1941年9月出生于长江木船船工之家,小学毕业后失学。艰难困苦中自学文学、历史、哲学,亦喜绘画。17岁被招收为公办小学试用教师,三年后转正,31岁调初中任语文教师,继调县级重点高中任语文教师九年。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始师从大画家汤文选老师学习大写意中国画多年,后调市级文化部门从事半专业绘画创作与理论写作。画作入选国家大展,曾两次获中国美协优秀奖,分别获文化部二等奖,中国文联二等奖。1999年由文化部提名参加部办《‘世纪之光’中国画名家提名画展》,同年进入文化部画家代表团赴澳大利澳举办画展。
出版发行有文化哲学专著《文化原力论》上、下集,艺术创作上秉持“内向深入”理念,有《绘画创作内向深入论》一书出版发行。曾有多篇论文于《美术》《美术观察》《国画家》《江苏画刋》等刋物发表。因发表于《美术》的美学论文《从生活丑到艺术美探说》,1999年在深圳贝嶺居宾馆受到画家、美学大家王朝闻先生的约见和赞许,并合影留念。
作者曾有诗自道其绘画创作曰:
人从外物我从心, 自转肝肠至有形。
却也忽然肖境象, 无关法技但关魂。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