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国画名家丨于吉明独特的艺术感知

他的艺术有其独立的创意和思想,有他自己对笔墨的追求和独特的见解。他对艺术一丝不苟的态度很像他的为人和性格,正所谓画品如人品、画如其人。——这,就是知名画家  于 吉 明  先生。
1.jpg

于吉明
1979年生,甘肃省武山县人
2004年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014年结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生班
2015年结业于唐秀玲重彩工作室第三届敦煌壁画研修班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甘肃画院青年画院院聘画家
于吉明是一位中学老师,但并不满足于三尺讲台,而是在精业本职工作的同时,潜心笃志于绘画创作。经过反复思考,决定了自己主攻山水,兼修花鸟的专业方向,并勤于砚田。他一边广泛临摹经典师法古人,一边常去乡野写生师法自然,积累了不少创作素材和灵感,也练就了他的属于他自己的笔墨技法。
2.jpg

▲于吉明《大音希声》
2013年,他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研究生班,师从满维起、许俊、白云乡等名家。他踏踏实实的向大自然学习,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着先贤“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创作理念。
3.jpg

▲于吉明《腊月》
笔墨是画家的一种艺术展现手段,也是民族绘画的语言,更是国画的精髓,因此国画家需要在笔墨形式上追寻个性化特质。它和西方绘画语言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出入,中国画不求绚丽色彩,因此大多会呈现出黑白,浓墨与色彩这种较为鲜明的对比,在于吉明的画作中得到了和谐的统一。
4.jpg

▲于吉明《灵山》
黑白虽然是相对的两种笔墨形式,但是却能够在于吉明的匠心独运之下,呈现出具有韵律感的气息。它在造型时建立在意象之上,呈现出的是他个人的修养以及独特的艺术感知。
5.jpg

▲于吉明《钟声》
于吉明作品中关于气势、气韵以及意向的填充和表达,有着藏露的技巧。所谓的藏就是隐藏在意象的塑造当中,慢慢地揭示出来,在品味中感受趣味。所谓露则是通过最为直接的笔触去描绘出画中景致,在黑白映衬的画风中,营造出静中有动的风格。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