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无名之朴,再读老子,分灯夜读书


《老子·道经·第三十七章》: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永恒的大道不需要显现自身的作为,却能够让天下事物皆顺应大道。诸侯国王能够遵循持守大道,治理天下万物都会自然而然地成功。

道可道,非恒道,许多版本写作:道可道,非常道。常与恒通,恒道不可道,但恒道却能够无所不为,如何为之,无为而已。治理天下如果能够持守恒道,自然也能够做到无为而无不为。

.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12/76ea1bb5eac06cc5fa1bcf704d85b4c9.jpg

无名之朴,隶书、朱文印

.

《老子·道经·第三十七章》: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万物顺应大道纷纷而并作,要以天地创生之初的混朴状态来镇定对待。天地之初的混朴无名,没有分别与偏私,没有爱憎与亲疏。不需要强求天下的平定和谐,天下百姓自然会安定稳固。

怎样才能做到恒道一般无为,首先要如恒道般无私,没有偏私爱憎,对天下纷纭而起的各种人事万物,都要做到混沌无分别地看待。这样不需要去强求民众与万物的安定,自然能够顺从大道安定下来。

.

.

.

本章为《老子》上篇最后一章,承接说明了第一章的恒道不可说与无名、无为的关键概念。恒道不可直说,不可穷尽,但可以观其运转和影响,进而近道、守道。老子关于道与恒道的哲学理念,是将天地万物的运转规律外化为一个可以追求可以接近,又永远不可言尽、不可穷尽的存在,是将自然物化的一种指称。面对朴质混沌而又运转精妙的自然天地,老子将其中蕴含的结构、关系、因果、规律,统统以大道强为之名,使人们有可以追求、可以亲近、可以持守遵从的目标物。

大道也好,恒道也好,常道也罢,不是一个单一的哲理、公式、存在,自然也不会是一个神仙般的人物,是万物周流不息的运转规律的统称与指代。正因为如此,它才能不见所为而又无所不为、无可穷尽、无所不在。因此,即便对《老子》的每个词句,都丝毫不差地倒背如流顶礼膜拜,也不可能达到如道之朴的境地,更别想什么长生不老做神仙了。

老子的智慧毋庸置疑,但老子的学说并不需要全盘接受。很多人对读书学习的理解,还停留在背诵、抄写、遵从、考试的阶段。读书学习是愉快的旅行、探索过程,是与智者神交、促膝而谈的体验,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探索,可以赞同、可以学习、可以探讨、可以争论、可以批评、可以指正,求学唯有求真,务求切近于真理而已。做一个别人知识与言语的传声筒、磕头虫,不就等同于一个抄录本、复印机、存储器,既然世界上已经有了抄录本、复印机、存储器,还要你何用?


.

.

.

.

《题邻居》

唐·于鹄

.

僻巷邻家少,茅檐喜并居。

蒸梨常共灶,浇薤亦同渠。
传屐朝寻药,分灯夜读书。

虽然在城市,还得似樵渔。

.

.

.

欢迎关注公众号:中流治印,获得免费印章设计。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