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黑色的意义:观袁梅诗画集《黑色笔记本》有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12/4a3fcd0847e96c4473e6eeb23051a650.jpg




黑色的意义
古橹    


看袁梅的画,可以感受她生命的张力。如果把她的全部画作都展示出来,很难相信这是在短短三年中画出来的,也更难相信这是一个只有三年画龄的人所画。 

爆发力或许从来就是她的强项。就像听她唱《青藏高原》,最后的高音一般人冲不上去,她居然一亮嗓一鼓劲就冲上去了,而且还能在这个高音区盘旋停留,就像钢琴协奏曲中的华彩乐段一样,尽着自己的性子发挥。歌唱方面所潜在的爆发力,不知道今后是不是会使她成为一个爆款歌星;但是画画方面的潜能,这三年是如熔岩般爆发了,且还在持续的喷发当中。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12/b3efe62a72ee1a76ad17d424a68a6ebc.jpg



有人曾经从她的作家身份推论,她的绘画是得益于她的文学修养,好像是文学为她的绘画赋予了灵感。不过既是作家又是画家的双栖人物,似乎并不多见。艺术在某种意义上确实是相通的,然而艺术语言本身是独立的,在谈论艺术的相通之前,恐怕首先要掌握每门艺术自身的语言。袁梅的难能可贵就在于,在跨界的时候,同时拥有天分和勤奋,在两种艺术语言里都矻矻孜孜,耕耘不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12/f31625e3c3d466551b84ff675c6d698a.jpg



她的诗画集《黑色笔记本》,采用了“画+诗”的方式编排,可以看出她的“双栖”特色。你很难说她这是诗配画,还是画配诗。其实没有什么配不配,她的画就是画,她的诗就是诗。放在一起的好处是,两种语言可以构成一个乐曲的两个声部,如果你的听觉能够同时欣赏两个声部,在两个声部的交融中听出第三种声音,你的审美感受就是1+1>2;如果你还做不到同时欣赏,那么轮番去欣赏每个声部,1+1=2,也很好。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12/d34751a67ea7acc061bdf7d70e72676d.jpg


 

《黑色笔记本》收录的都是黑底画,尺幅也都比较小,和她的那些大尺幅的、充满视觉冲击力的油画、装饰画不一样。也许这就是绘画中的禅诗派吧,如日本诗歌中的俳句。袁梅近年写的诗越来越喜欢采用三行,犹如俳句。这可能不仅仅是因为简洁,而是希望通过凝练和朴素,来传达一种尘埃落定后的心境。在经过了许多事情之后,在见过了许多人、读过了许多书、走过了许多风景之后,回归到这样一种心境,大概是许多如她这样的人生深度体验者的自然倾向。诗是这样,画也是这样。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12/e0aba487984af0950260d8a527bfbcc9.jpg



黑底画的视觉元素首先就是黑色。有人曾经援引山本耀司的话说:“黑色是一切颜色的尽头,黑色也是一种最有态度的颜色。”其实黑色是创世纪之前世界的颜色,可以说是一切之始。“上帝说要有光,于是就有了光。”光就是从黑色中迸发出来的。袁梅的画,其实就是尝试在黑色中找到裂缝,形成光的舞蹈。看她在这些黑底画上描画出来的形象,多为简单的植物,灵动的鸟,风月,和稚拙的人形,……有很强的原始意味,让人想起那些远古洞穴里的图腾。也许只有这种线条符号,从无边无际的幽暗深处,才能表达出生命在原点的灵动,以及随时可能被黑暗吞噬(还原?)的脆弱。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12/e8d1277be02ea827b0cf1f1b33b21e7d.jpg


诗人顾城曾经写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是那一代诗人对黑色这一符号的读解和创建。袁梅对于黑色符号,显然并不局限于它与光明的对立。作为21世纪的作家和画家,她从世界文学艺术遗产中有了更多的了解,对思想者们的思想有了更多的领悟。视觉的艺术符号,在新的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意义。黑色,难道仅仅是和光明的取向相对立的吗?无边无际的黑暗,难道仅仅是为人的沉沦提供境地吗?黑色难道不是象征着一种原力——一种原始的存在之源吗?在无边无际的黑暗中,也许蕴藏着这个世界真正的法门,我们从那里来,也最终回到那里去。这或许就是袁梅用《回家》来命名她的一幅黑底画(2020.2.26画作)的潜在用意吧。


袁梅诗画集《黑色笔记本》
作品欣赏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12/0294a1b98bbf0b90c9912d54e077b2c5.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12/d0c0fcbb83163ebba3209dade3b187b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12/bf34cd5829d9fb8dd1d3ac489e7595f3.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12/bc1f6ccc81fae236c91cab6fa4604aba.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12/8e18624221ff4c3e2f5e4e6e943b960e.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12/f8687385949f7ffbcf3eafe499c2fbec.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12/d487f4211485bcacf8fb91a6be5a75e6.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12/2ce598706390748cadf3323ffdc12a1d.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12/aaf160106180374d9e424dcacd39987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12/969ac9b6c253bfc3bda66a72ed3be700.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12/ea85dcef0c07be48278e3dcc4105c04f.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12/8b1571cf1752c25a840bea55202e9d87.jpg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12/9ca372102044b50d624d3f78b3e41ad3.jpg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谢绝未经同意自行拷贝至自己公微号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