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虎”在传统中国文化中的含义是刚勇威猛、驱凶避邪、镇鬼禳灾、吉祥如意的象征,有关虎的图腾崇拜和文化传说更成为中华民族沟通人神、联系自然、祈福辟邪、生生不息的最具特色、最为长久、最有影响力的一种文化现象,虎文化也作为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到民族审美文化的方方面面。在传统中国绘画领域,涌现出无数画“虎”名家,古有包鼎、李公麟,近有张善孖、刘继卣等等更是名家辈出。“天开子,地辟丑,人生寅,万事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虎的形象成为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题材。
中国绘画是中国文化、美学思想、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个人陶养会产生不同的审美取向。在中国画的审美过程中,人们在审视传统时,更多的是关注经过共性化的普遍意义上的审美经验,而对每一个创作主体所处的背景,对自然及生活的观察方式、方法、个性化的审美领悟对笔墨图式的创新表达更值得借鉴研究。有鉴于此,为关注当代语境下的中国画创作和个性化笔墨探索的历程,记录当代中国画名家的精品笔墨个案,以展览和结集出版的形式进行梳理、研究。特举办“寅虎迎春”--当代中国画名家笔墨品鉴展,以期为多元语境下的中国画笔墨表达提供有价值的学术文案。
2022年为农历壬寅虎年,在全球被新冠疫情肆虐的今天,不仅需要团结一致抗击疫情,也更需要战胜一切困难的精神鼓舞。艺术家通过手中的画笔讴歌时代,唤起炎黄子孙虎虎生威的战斗激情,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一年之计在于春,祝愿我们的国家战胜疫情虎气冲天!也祝愿我们的艺术家在新的一年,身体生龙活虎,作品虎虎生威、事业如虎添翼!
著名美术史论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刘曦林
著名美术史论家,原中国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孙克
画 家 简 介
吕维超:号卧虎堂主人,字如飞。当代著名动物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胡润艺术榜百位在世国宝级艺术家之一,加拿大皇家美术学院特聘客座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中国文促会水墨画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京华美术馆中国花鸟画艺委会副主任,全国少年儿童书画大展评委。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的30位画家之一。最具收藏价值与诚信的50位花鸟画家之一。中国最具收藏价值与品牌的20位画家之一。作品多次参加中国美协主办的全国美展并多次获奖。多次在国内外举办个人画展及名家联展。作品在美国,日本,加拿大,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展出。多幅作品作为国礼赠送许多国家领导人。博物馆,艺术馆,中国美协,企业集团及海外人士收藏。作品在国内外顶级拍卖行如保利,瀚海,中孚,嘉翰,新加坡罗杰,美国罗素等拍卖行均有成交记录。创造单幅成交记录343750元每平尺。2011年成为中国艺术杂志最受推崇的封面人物。连续三年入围胡润艺术榜百位在世国宝级艺术家。2021年参加北京地铁《艺术中国》主题巡展。作品发表于《美术》、《美术大观》、《国画家》、《美术界》、《东方美术》、《鉴赏收藏》、《美术报》《中国画家》、《艺术收藏》,出版个人作品集《盛世典藏~当代中国画名家精品荟萃吕维超作品集》。
作 品 欣 赏
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色彩表现研究
文/吕维超
摘要:中国工笔花鸟画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并在现代化变革中融入当代构图思维与色彩语言,使得画面更加契合时代审美语境,体现出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价值。基于此,文章以《祥云瑞鸽图》、《骄阳》、《蓝色郁金香》等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作品为例,从自然之美、气韵生动、视觉效果、中西合璧四个方面探究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色彩表现,以供参考。
关键词: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色彩表现色彩是绘画艺术创作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色彩的象征意义、蕴含的情感情绪、代表的文化符号等能够使画面视觉效果鲜明、内涵深刻,将事物的特征与风骨展现得淋漓尽致。工笔花鸟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重要流派之一,在诞生之初便以“设色艳丽”著称,寻常可见的花鸟在色彩的渲染与衬托下栩栩如生、呼之欲出,气韵生动且富有生命的力量。伴随着中国工笔花鸟画的现代化发展与变革,当代画家们对色彩的运用及表现更为大胆、个性,无论是对民间绘画、传统工笔画色彩的借鉴,还是对国内外绘画色彩美学思维的融合运用,都体现出与时俱进的创作理念,对于推动中国工笔花鸟画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自然之美--于传统中国工笔花鸟画中汲取色彩灵感中国传统工笔花鸟画对色彩的运用讲求“设色艳丽”,在色彩搭配上追求“五色”统一,画家将对生活中寻常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作为绘画的开端,将事物的风骨转化为设色与搭配合理的色彩,体现出“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思想观念。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色彩表现尤为注重“民族寻根”,在色彩审美观念日益多元的当代社会,众多工笔花鸟画画家依然注重发扬传统、提炼民族色彩实践之精髓,在绘画创作上于传统中国工笔花鸟画中汲取色彩灵感[1]。以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家于非闇创作的《祥云瑞鸽图》为例,画面内五只形态、位置各异的鸽子以不同色彩予以表现,或是清丽淡雅,或是浓墨重彩,与蓝色背景形成鲜明对比,使得画面颜色更加贴近自然,淡雅但不淡薄,清透但不失厚重,体现出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色彩表现的自然之美。
2、 气韵生动--注重凸显色彩的象征意义以及情感内涵中国工笔花鸟画为“笔工而意写”的绘画艺术,追求传神写照,注重突出事物风骨及气韵。近年来,伴随着色彩心理学研究的逐步深入,色彩的象征意义、情感情绪价值愈发凸显,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家开始借鉴色彩心理学研究成果重新审视色彩与客观事物、画面与审美空间之间的关联性,并以色彩象征意义与情感内涵增强色彩的表现力。如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家姚舜熙创作的《骄阳》在画面中运用了大面积的红色,将原本绿色的芭蕉叶也增添红色元素。单纯从色彩表现上来看,红色在中国文化语境中象征着希望、火热美满的生活,蕴含着热情、奋进等情感内涵,体现出画面蓬勃的朝气、激荡起澎湃的能量,也使得画面上的芭蕉树气韵生动,在骄阳的照射下蓬勃生长。
3、 视觉效果--重视“象外生境”与色彩的夸张及对比意境是中国独特的传统美学思维,追求“象外生境”的艺术境界。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们的审美观点发生了转变,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家更加注重色彩的夸张与对比,以此营造梦幻意境,使得自身的思想观念得以诉诸在画面色彩之中[2]。以当代中国花鸟画家傅春梅为例,其十分擅长大面积使用对比色、叠色与变色,冷暖色调冲突带来的强大视觉冲击力使得画面内的事物栩栩如生,其《蓝色郁金香》作品为工笔重彩,在色彩运用上十分大胆,设色艳丽且具有装饰意味,仿佛将彩纸罩在无色的郁金香之上,但其色彩丝毫不笨重、突兀,而是给人一种一望无际的郁金香花海之感,人们身临其境般嗅到郁金香的芬芳,思绪随之飘远,在虚实交织的色彩空间内获得了别样的审美体验。
4、 中西合璧--推动中国工笔花鸟画步入绚烂多彩时期在中西方文化交织融合的背景下,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家在坚持民族寻根的基础上接受者西方绘画文化与色彩思维的洗礼,不断尝试在色彩上创新。希望绘画色彩以光学原理为依据,尤其是印象派以色彩捕捉瞬息万变的现象,打破了中国工笔花鸟画设色的桎梏,使得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逐渐步入绚烂多彩的时期。以刘奎龄画家为例,其善于运用中国传统绘画材料,但在色彩分染上注重明暗对比,适度融入西方绘画的写实风格采用没骨的方式画花卉,并注重画面色彩的层次感、空间立体感。此种中西合璧的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色彩表现使得大块色彩营造氛围、细节色彩勾勒立体形象,并使得画面色彩清透靓丽。
结束语:
当代中国工笔花鸟画的色彩表现丰富多样,既有对传统色彩美学的发扬,对自然色彩的提炼,又有对西方绘画色彩理念的借鉴与创新。中国工笔花鸟画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画家们坚持民族寻根,挖掘传统工笔画色彩之精髓,也依靠于广大画家们的创新求变、与时俱进,对设色与色彩搭配大胆突破、不断尝试,逐渐突破传统设色之桎梏,探寻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色彩艺术的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转载自:公众号 2021逸品丹青美术院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