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展览后,一些话

  2021年12月5日,“自由长旅--杨刚艺术展”结束后,陆续收到一些反馈和评论,心生感激,回复如下。

  一、作品是艺术家的立身之本。杨刚反身内修,唯求艺术精进,念兹在兹,一生修为都在画作之中。中国美术馆是封神榜,也是照妖镜,杨刚作品份量如何,成绩怎样,识者可知。

  二、“自由长旅--杨刚艺术展”是杨刚研究之开端。由于生前过于低调,杨刚很少举办大型展览,即使他的同学、朋友和学生,也未必全面了解其创作情况。这次展览虽展出杨刚代表性作品约160幅,虽已涉成系列的题材和主要体裁,但依然只能了解杨刚艺术风貌之大略。有朋友指出,这次展览尚有一些不足处,比如对上世纪90年代一系列探索性作品呈现不多,比如书法作品几乎没有展示。目前,我们已有多个杨刚专题展览计划,每次展览集中研究一幅作品或一类作品,如有愿合作的公立和私人美术馆,欢迎联系。我们也有一些出版和研究计划,《杨刚谈艺录》《杨刚自传》2022年将出版,《杨刚画集》《杨刚年谱》《杨刚传》《杨刚研究》《杨刚研究文献汇编》正在撰写与筹划之中,对于立体、全面理解杨刚艺术人生,将大有裨益。

  三、杨刚的作品固然属于家人,更属于社会。我们既是家人,也是学者,固因亲情而从事杨刚研究相关工作,但更希望秉持客观和理性的眼光,力求深入地研究一位重要的艺术家。我们的老师张文江先生以二十多年功夫,整理他的老师潘雨廷先生遗作,他固是为了老师,更是为了留给世间宝贵的学术成果。德充者必然有光,我们只做好基础性工作--展览、出版、研究,评价则留给历史和后人。

  四、感谢中国美术馆。展览过程中,中国美术馆体现的专业和敬业精神,让我们感动。国家馆果然不会被浮云遮眼,重视艺术性和学术性,体现了美术创作的导向性。感谢北京画院。吴洪亮先生眼光之高、做事之公心、为人之厚道,我们有深切体会。感谢亲友团,展前、展中和展后,你们都给予了无私的帮助。感谢各位观众。参观者有耄耋长者,有黄发儿童,有的观众来了多次,有的观众希望延长展期,你们的支持与肯定令我们感动。

  五、感谢杨刚先生的老师、同学、朋友和学生们。他们最理解杨刚的艺术人生,一直以各种方式支持着我们。杨刚的老师温葆先生、何韵兰先生、刘勃舒先生、杨先让先生、邵大箴先生等,观看了展览,给予中肯的评价。杨刚中央美院研究生班和中央美院附中的老同学们,几乎都来参观了展览,对于杨刚的艺术探索给予了高度评价。有的朋友展览期间来了多次,说这是再次接近、理解杨刚的方式,也是与杨刚告别的方式。这固是因为对杨刚的深厚感情,更是对杨刚艺术和人格的认可。

  六、感谢虽与杨刚素不相识、但看到其作品后给予中肯评价的诸师友。诸师友从事不同领域工作,与杨刚并不相识,在观看了杨刚作品后,通过展厅交谈、会议研讨发言、留言簿、公众号评论等不同方式,表达了对杨刚艺术探索之肯定与创作成就之认可。

  2021年12月7日

Mv2oae9nzkKXVSD80iepzPzRz2UXoQxXkXIX9kAJ.jpg

6bPlgKtvxKZ46JwBffHRtWakVjyoOUWbK0MZx3To.jpg

8fTZd8ROfRgxdt5lHILDgGZC4Xe7yAiv2wPvlPwN.jpg

​杨刚在德国画速写

  来源: 亦中亦西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