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丹青北国行

  11月7日,辽宁画院一年一度的画展在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在辽宁画院建院30年之时开幕的画展,显得十分隆重。正如省文联主席郭兴文在展览的前言中所写:辽宁画院为辽宁乃至中国美术事业的贡献已载入中国美术的史册。这次展览,将是画院30年历程的一个总结和回顾。同时,也是对未来发展的一个昭示和期许。

  这次参展作品140余幅,辽宁画院老中青三代,包括旅居海外的画家有:曹光、孙晓东、张洪赞、刘勐、崔晓柏、广廷渤、张希华、项宪文、赵华胜、杨德衡、王宓、冷旭、李智、李群、戴都都、吴云华、孙鸣邨、郭常信、李树基、黄智根。这些画家都拿出了不同题材、不同表现风格、充满个性语言的作品。大部分是画家们在今年的最新创作,其中大幅主题创作占了一定的比例,中小幅则是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基础上,艺术家们在创作上进行新的探索的艺术呈现,艺术家心路历程的差别,使他们的艺术作品用自己的方式,在视觉艺术的海洋里拥有了自己的价值。

  这次展览主要展示了油画和国画两大画种。油画有古典主义作品,也有现实主义作品。代表作品有戴都都的系列人物主题创作,他的画已经建立了自己符号化的表达方式和标识,使他在自己想要表达的精神空间里,能够从容地做深度的叙述。吴云华等人创作的大画亦是令人过眼难忘的。

  国画有工笔、写意,题材上有风光、花鸟、人物。主展览厅里最吸引人眼球的是辽宁画院老院长赵华胜先生创作的大画《振兴之路》,新时代的建设者们振奋昂扬的时代气息扑面而来;孙晓东的人物画创新意识浓厚,用笔越来越抽象,越概括,越体现中国画的精神;还有李智、李群等新一代画家为大家提供了丰富的景观,一样体现出中国悠远的文化精神。

  辽宁画院老院长赵华胜先生兴致勃勃地看完画展,他说:“辽宁画院的众多画家是在这30多年里成长起来的,并且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好多画家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有了影响,这些画家的作品在体现地域特点的同时,坚持写实主义的创作风格,与鲁迅美术学院一样,根是东北鲁艺,与党的文艺工作“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一脉相承。新生代画家在新的时代创造出了新的绘画语境,是一件可喜的事情,相信辽宁画院会为祖国画出更多的画。”

  戴都都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辽宁画院是国办画院,每年都有展览,向祖国、向社会、向自己汇报,特别是今年的展览,汇集了辽宁画院所有新老画家,所展现的作品是历年展览里数量最多、场面最大、质量最好、参加人数最全的一次,是辽宁画院水平的一个全面的展示。这里的每一位画家都有自己的技法和思想,能够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独立的情感和品性。这30年来,辽宁画院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作品。今后,我们辽宁画院会更加努力地创作,团结全省的画家,为把辽宁建设成为美术强省作出贡献。”

  2012年11月8日星期四《辽宁日报》艺术投资B14版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