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本文从多年自我创作荷花题材作品的体会中,得出了创作的三个关键要点,即用心捕捉灵感、展开联想和想象以及意蕴的准确表达,并分别将这三点展开论述,说明它们各自在笔者创作中的重要影响,揭示出绘画中充满哲学思考的创作空间。
美术作为一种纯粹的视觉艺术,从诞生起至今走过了相当漫长的发展时期。绘画与其它美术种类如建筑、雕塑、工艺美术等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其在平面上创造出来的非平面性空间,其它美术类型如建筑、雕塑、工艺美术都是通过空间实体的造型来展现的,绘画则是通过线条、色彩等手段,创造出来的在平面上展示的美术类型,所以其在创作中创造出来的非平面性空间往往充满着幻象,寄托着艺术家最深的审美情致。这种情致可能是艺术家对生活感悟的再现,也可能是艺术家因现实生活激起的情感的形象表现。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艺术也有了更快的发展,绘画艺术已经走出了从前的简单模式,向着更宽广的领域进取。
笔者潜心于中国画领域近二十年,尤为钟爱画荷,在几百幅作品中,略有心得。
荷花,自古以来美誉不断,名满天下,尤为名人雅士所钟爱,因其具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本质而尽得人心,给人以清雅高洁之感。我画荷花,最初也为其本身所具有的品格所动容,在后来的现实观察中,发现荷花朵朵不同,株株含韵,无论是顶骄阳,还是迎风雨,其每一瞬间的风姿雅韵都难以用言语来表达,灼心想把它更多的姿态用画笔记录下来,随后在漫漫的探索之中,越画越有灵感,这是画荷强调的第一点,是用心记录灵感。
灵感是艺术创作者必须要具备的,尤其是绘画这种平面视觉艺术,如何使其在普通的平面上创造出非平面的想象空间,是创作的重中之重。灵感通常来说,是产生于瞬间,也会很快消失于瞬间,作为画家,如何把握和抓住这个瞬间尤为重要。谈到用心,无疑是说在创作中用认真的心态来真实的表达情感,让这种情感融汇于画中,达到心与感的共鸣。其实就是先要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画家常常怀着一颗比常人更细腻、敏感的心,有着更加深切的情感体会,所以画家一般非常重视自己作品的精神性价值,怎样用作品去感动人是他最关心、在意的事情。
画荷,除了脑海里的一片各种姿态的荷花图像之外,还有一种由现实生活进行观察、体感后的“幻象”,其实此时的脑中之“荷”并非眼中之“荷”,是由看到现实中的物象产生的思想情感,引发的创作冲动。眼中之“荷”是画家看到的真实物象与情感思维碰撞后产生“幻象”而形成的艺术形象,而脑中之“荷”仅仅是看到过的荷花本身。当然,由于个人的体悟不同,观察点不同,不同画家眼中的荷花必然会展示出千差万别的个性,如我们看到不同画家以荷花题材的中国画作品,在取材、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都各不相同。但就怎样更好的画好荷花来说,在这里强调的就是用心把握灵感,把所见的具体可感的“物象”升华成“幻象”,从而最终将其变成艺术形象。我画荷花,着眼于荷花多种风姿,更注重意境性的表达,除了在创作思维上的跳跃和加工,还有在创作材料上的用心。在创作材料上我用多种矿物质颜料与植物颜料混合覆盖,表现出层层深入之感,金属颜料与炳烯颜料的丰富绚丽表现力,水性颜料和油性的相互排斥融合,各种材料在画面之间相互冲撞、排斥、覆盖……产生了特殊的效果,用心创造着我的荷花世界的“幻象”。这时,画面上表现出的是传统与现代的相互冲撞,整个画面增强了可塑造力,画面肌理极为厚重,从而有了荷花的视觉张力。
第二点,在实际创作过程中,画家还需要用充满感情地展开联想和想象,艺术创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一幅作品往往是凝结着画家的思想和感情的结晶。把现实生活中所见如何更好的融合于艺术作品,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里就要充分发挥画家的想象力,完全调动知觉、感觉、联想、想象、注意力等多种心理功用参与到创作过程中。在这些心里轨迹中,联想和想象又显得格外重要,因为它们往往是激发画家最多创作思维的重要因素。
在荷塘里的荷花,风姿绰约,每一瞬间都有其不同的特点,然而绘画作为最普通的平面艺术做不到面面俱到,不能像摄影、视频等利用高科技的手段一样,去尽可能的捕捉每一个美的瞬间,并记录下来。所以,如何使这种简单平面创造出非平面的空间,其实就是画家把艺术构思,通过各种绘画技巧,对艺术形象进行定型,将头脑里酝酿出的意象化成可观可感的实物。“观”不难理解,画品既成即可观赏,这个“感”,类似于文学创作中所讲到的通感,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以这种通感的感觉去做到创造非平面空间。在画荷里面,就是观其物,闻其香,而后身临其境,非平面空间由此而出。
笔者在画荷时,除了刚才提到了颜料的混合采用,以形成特殊的感觉和视觉效果,还在画面的构图上做了很大的构想和调配,最大的运用联想和想象,以形成观者犹如身临其境的感觉。如不同天气下的画面整体颜色的调配,运用丙烯颜料和金粉等特殊材料表现荷塘中的荷叶、荷花、莲蓬之间的光晕效果,以及荷叶枝干的适度弯曲、变形所表现出来的动感性等等。在表现晴朗天气下的荷塘时,以藤黄为主色调配的亮黄色做底色,在表现光晕手法上,参照物理光学效果,用洗、染、刷等方法将表现光束颜色的部分制作的更加逼真,这样一来,光线色调的运用表现的更加逼真、动人。运用金粉泼出或甩出的光线,或成点、或成片地穿插在叶、花、蓬之间,不仅将光线表现的淋漓尽致,还将整幅画的意境传达出来。草干弯弯曲曲,随意脱垂,尽可能表现出荷塘中“动”的效果,如风吹过等各种不同的感觉。偶尔也会运用一些小昆虫作一点缀,如蝉、瓢虫、蜻蜓等,当然这只在画面需要的时候,如在晴空下,瓢虫趴在草干上歇息,雨过荷塘时,蜻蜓收起翅膀躲在荷叶在避雨等等,都是旨在为画面的构图做出不同的构思和想象。
第三,创作中除了上面提到的用联想和想象构思,以创造非平面空间外,还有至关重要的一点,就是整幅画意蕴的表达。意蕴的含义很深刻,主要指的是潜伏在作品深层的一种情绪、意味、神韵,更深刻的还有哲理,一些作品说意蕴深刻,是因为其间饱含哲理。意蕴表达的到不到位,往往是评判一个艺术作品主题深不深刻的标准之一。黑格尔曾指出:“艺术里面还有一种内在的东西,即一种意蕴,一种灌注生气于外在形状的意蕴……一种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精神,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艺术作品的意蕴”。黑格尔在这里强调了意蕴是作品灵魂深处的东西,只有较好、准确的表现出意蕴,艺术作品才有更深的内涵,才能更好的表现出其艺术精神。意蕴因其隐秘,含蓄,多为意念中体会、捕捉,所以要靠创作者更多的体验和感悟。
笔者之荷花题材作品,不能说有很深的意蕴在其中,至少在创作中,我花了很多心思考虑了这个问题,并尽量做好,与画面情境相配合,产生更好的视觉效果。特别是我的荷花注重情的传递与表现,意蕴美在抒情的作品中,更容易体现出来。在表现雨荷时,运用色调由深至浅或由浅入深的过渡,模糊线条边缘的手法,得到了一种充满梦幻、朦胧的意境美,充满生气的情感充溢其中,荷花的灵魂跃然眼前,意蕴由此而生,荷塘之朦胧象征着人生中的一种心理阶段,弥散着梦幻,收获着美丽,却透露着不知心之归处的迷茫。又如在风过荷塘时,运用光晕的浓淡变化,以及荷叶、荷花、草干的不同形态,收获一种风起荷动的意境,而这种动,早已将整幅画的意蕴传达的淋漓尽致,画中的荷花就如同是在展现女性的魅力,弯弯曲曲中的韵味尽显出女性体形的线条。意蕴传达的核心是通过情韵的表现,透视出人生中的某些哲理,或者暗喻、象征着某些事情,它是一种艺术家通过优美的艺术形象而显示出的哲理,或是对人生的思考,或是对事物的暗喻,是艺术化了的“哲学道理”,不仅能带给艺术家对生命深度的思索,还能给鉴赏者无数的人生启迪。
诚然,艺术的创作和追求从来就没有顶峰,作品的表现除了画者用心的观察和体会,还得益于生活中的内在哲理,才使得画者有无限充满哲学思考的艺术空间,非平面性空间方能创造。我相信,用心创造的作品,是有深度思考和丰富内涵的作品,这样的作品也就更加具有艺术表现力和生命力。
注:本文系作者傅松华发表于2009年7期《美与时代》。
作者:傅松华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