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福建的当代艺术环境和其他沿海省市或者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相比,是太过闭塞了。”华侨大学美术学院青年教师苏上舟在评价省内艺术环境时,这个“太”字的音明显拉长了许多。
苏老师在华侨大学美术学院的教学,以人像的素描、油画等课程为主。从中学开始学习美术到现在当上大学教师,他已经和人体艺术打了15年的交道。
曾经有不少来自各界的人士问过他相同的问题:“你经常画人体,是不是觉得很‘爽’啊?”遇到这类问题,苏老师常感到无语相对。“经济发达,并不代表文化发达。”苏老师觉得,腰包已经鼓起来的泉州人,脑袋也不应该空空如也。
不同的躯体线条有不同的美
在苏老师看来,人体其实是造物主对人类的恩赐,在艺术创作者们眼中,人体甚至应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可是,由于旁观者们总是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人体艺术,光与影在人体上和谐地交织所产生的美,倒是这些人感受的其次,这实在令人十分遗憾。
不同年纪、出身的人,躯体线条有不一样的美,需要画者细心把握。苏老师主要画人像,接触过不少模特。他为记者举了个例,曾画过一位60来岁饱经风霜的阿婆,由于没有经济来源,阿婆主动到大学做人体模特。看到阿婆一脸慈祥,不由让人想到她的身世,作画的过程中没有人不会为之动容。同样,十五六岁的女孩有着青春的肌体,画出来是美的;二十、三十、四十岁的女人,或青春或成熟,有着各自年龄之美。
苏上舟老师告诉记者,如果要真正学习人体绘画艺术,至少需要用上4年的时间。从临摹,到画静止的人体,即所谓的“画得像”,再到掌握运动中的人体。能敏感地把握人物动态、身体比例,到最后自由地处理复杂的人物动作、结构,才算学到了家。苏老师说,绘画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画自己”,也就是画自己的心境、追求和悲喜,人体绘画同样如此。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