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艺术大才有条“二十年规律”

  中国画与养生密切相关。从事中国画创作的作者,既能从中锻炼脑力,也能在几十年的勤学苦练中修成气沉丹田般的健身功夫,更能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创作中愉悦身心,因而,普遍年龄较为高寿,活到八九十岁的并不出奇。然而,在观察了许多名师、大家的生平记事后,我却从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史上艺术大才的寿龄竟然与他的艺术风格定型有着莫大的关系。许多大天才的艺术探求形成相对成熟的面貌并得到社会的认可,一般就是在其在世的最后二十年时光(个别甚至更短)!

  我们来看看这些例子。元代黄公望从艺时间相对较晚,约50岁才开始中国画的探求,70岁以后风格得以完善,他最终活到85岁。明代陈洪绶可谓少年天才,他19岁画的《九歌图》木版插图已经画得很好,30多岁已形成高古奇崛、精巧优雅的绝美画风。然而,他离世时也就仅54岁而已。明末清初的画僧八大山人,我特别注意到他在63岁时的画风变法,使之成为我们现在推崇备至的大写意花鸟画淳美大朴画风的标志性人物,影响至今不绝。到了清代,海派首领任伯年也是一位绝世聪明的天才,得任熊看中推荐给其弟任薰学艺,30岁出头已享誉大江南北,为萎靡不振的清代人物画注入划时代的新风,成为清代人物画的杰出代表。他辉煌到终寿也正好是二十年左右。而与他亦师亦友的吴昌硕,40多岁才从书法转习国画,60多岁时画风浑厚苍润,已成海派巨擘,独掌牛耳二十年后亦寿终正寝。近现代的齐白石、黄宾虹,属大器晚成的巨匠,70岁后才变法成功,形成独一无二的个人艺术面目,他们都活到90岁以后。傅抱石被徐悲鸿相中时已27岁,38岁举办人生第一次画展,41岁始作仕女图,画风亦形成大气苍莽、酣畅淋漓的艺术风格,随后名气扶摇直上,然61岁时却突发脑溢血离世。以上这些艺术大师都没有超越“辉煌二十年”的宿命。

  在此,我不想讨论这么多史上大才为何在到达艺术巅峰后这么相似地辉煌二十年的生理现象,我相信,当今科学昌明,这个现象一定会被医学界、科学界改写。我感兴趣的是我们如何在艺术大才辉煌的二十年中介入收藏。

  在我的研究中发现,他们有一个共通点很值得关注,大天才与普通名家最大的不同,在于大天才的艺术水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高超,画面构成越来越心随意到,艺术技巧也越来越超凡脱俗,人生的晚年仍有出人意表的佳作、代表作问世,即便眼力不济,也能凭其超常的感觉发挥到淋漓尽致;而一般的名家则恰恰相反,艺术才能随着年龄的增长却容易每况愈下,有的60多岁就有可能走下坡路,之后的作品也常乏善可陈。因此,能敏感地判断出艺术天才之质并果断地在大师艺术生涯最高峰时介入收藏,这样的人绝对应该是我们新时代醉心于收藏的爱好者服膺与学习的对象。如果发现一个艺术名家在辉煌后还能不断进步、不断跨越,那就更要留意了,他很有机会成为艺术史上一座新高峰。

  所谓投资收藏,我以为练的就是眼光,练的就是超凡的敏锐和智慧。发现艺术的新高峰,收获巅峰精品,其乐必定无穷!

作者:朱光荣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