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清代以前,研究汉隶都以存世汉碑及汉刻石为主;自清中叶以来,汉简出土,尤其以居延及敦煌两地所出为多,汉人墨迹大显于世。故近世研究汉隶者,资料远较前人为广博。饶宗颐教授的隶书在他的各体书中,可说是最为人所传颂。近代书家书写汉隶多以汉碑,如张迁、礼器、乙瑛、衡方等为基础,但饶教授则主张学习汉隶,当着重于其气势,故他曾与编者云,他主张学习汉隶,应以开通褒斜石刻及石门颂等入手,然后参用汉简,以观其纵横笔势。他自己更参入清代郑谷口、伊汀洲、金冬心之笔法,以广其趣。故此,饶教授之隶书有汉隶之凝重古拙,但亦兼有清人隶书之飞腾奔放,自成一体,于清代隶书大家如邓石如、伊汀洲及赵撝叔等人之外,更开新径。本册虽分隶书、简帛及砖文三部份,但饶教授在隶书方面,其实已是广纳众体,摄其所长而为己用,不拘于某种体势,故能自标风格,使人一望而知其为「饶体」。
邓伟雄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
作者:邓伟雄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