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第四册·宋明逸意》前言

  (张彦远书论)其言曰︰「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惟王子敬明其深旨,故行首之字,往往继其前行,世上谓之一笔书。其后陆探微亦作一笔画,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按前于彦远之法书论着,如扶桑所传萧子良《篆隶文体》内记一笔书云︰﹁一笔书者,汉有道征、弘农、张芝,学而得之者也。芝每裂素为衣,先书后练,临池握管泉必满,所以心敏手从体该,极暗成象,修环入趣。﹂又举「联线微密」四字为例。子良追溯一笔书远至于张芝,比子敬为先。降而下之,倪瓒亦谈一笔书,其《跋唐人临右军真迹》云︰「书,画,一关钮也。书家临搨,犹画之临摹也。所谓一笔画、一笔书,以其顾盼精神,笔意连属不断,故晋宋间人有此语也。」无论笔画联接或笔意相连,但以取姿,要在行气连贯。倪氏盖取之彦远,故溯源晋宋,实则张芝草法,已是如此。子良之说,可补其不及也。

  饶宗颐

  原文节录自︿张彦远及其书法理论﹀饶宗颐教授所临写的书卷,为数最多者,当为颜真卿︿裴将军诗﹀及怀素︿自叙帖﹀。他曾与编者言,他临写这两卷古迹,应该不下三、四十次。他认为从颜真卿︿裴将军诗﹀中,可以见到行草书法与篆、隶、楷三体是如何脉络相承。他一向主张草书应该从汉、晋木简中的草隶书法入手,再参入章草笔法,然后才求两王草法的气韵,这样不论草法如何纵横开合,都能够法度森严。故此,他以为米南宫所云:张颠俗子,实乱古法,惊诸凡夫。虽然有一点立论过高,但仍有其一定的道理。至于怀素︿自叙帖﹀,他是从中汲取了怀素的奔放飞腾,可以上溯晋人法度,而下窥宋、明诸家的草体的飞扬变化。故此,他的草法可以说是归纳了汉、晋两代的法度,而又融入晚明的奔腾飞纵,自成一体。近年,他更力求所谓「一笔书」的神趣。

  他在晚明诸家之中,特别推重王觉斯的草体,认为王觉斯的草法于奔放中带有沉厚,而在饶教授自己的草书之中,这一个特色亦特别明显。

邓伟雄

二零一二年十一月

作者:邓伟雄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