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品读学明的画

  第一次看到学明的作品是心亮带来的两本书,因为在外地参加活动,所以没有参加学明的画展,第一次读到他的这批以儿童题材为主的人物画吸引了我,第一他的作品中间有着非常丰富的童趣,我估计完全是按照作者的童年记忆来反映的,而且是那种光屁股,相濡以沫的这样一种孩童时代的记忆。生动的造型,丰富多彩的儿童嬉戏的举动,空灵的画面我当时觉得非常的特别,后来就陆陆续续看到他别的作品,比如他画的老人与孩子的题材,包括案头,清供,和文房四宝,再接下来看到的是一批文心禅境的作品,我觉得这些作品都保持着他的基本风格,洗练、概括、画面疏朗,讲究用笔,具有很强的文人绘画的笔墨形式感,这是近年来不多见的以平实的题材为画面和运用熟练的笔墨语言来表现题材的不多见的一个画家作品。不光如此,在他的作品中间,还加进了丰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艺术表现题材自身的这种形式感。所以,读他的作品,第一感到亲切,第二感到有趣,第三很有绘画的意境。这三者本来在人物画中间要处理的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但学明通过他巧妙的处理,我觉得即达到了趣味,也达到了韵味,同时有些山水画、建筑、人物和风景融合在一起的画面中间,达到了一种平远,有趣的绘画形式和意蕴。我觉得这在当代人物画纷纷注重直接从生活中间模拟对象和结构画面的风气日趋泛滥的情况下,学明的这条路走出了他与众不同的风格,我觉得具有很高的慎独性和审美趣味。

  题材选择也都定位在既是司空见惯的题材,同时又感觉在视觉样式上跟我们平时见到的程式化、概念化的题材有大异其趣,这个是学明于平实的题材出新意的精妙之处,也是与众不同之处。很普通的题材,在学明笔下能画出很别一样的趣味,这是我觉得很有意思的地方。很值得同行来观赏。学明的画作虽然幅面都不大,也不是我们平时所理解的精品力作之类的,但是在这小幅的天地中间,可以说既有惜墨如金的,也有满篇满幅的这种笔墨丰富的表现样式,加上他的题款这种别致的形制,于一般中间见新奇,平实中间见独特,是很具观赏趣味的作品。一看山水画你画的很熟练,尤其是这个柳条透过的的这个画面,很别致,一般人不这样弄,看到人之后,肯定要躲开的,这一路也挺特别的。

作者:冯远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