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李学明古意人物画的功底是屈指可数

  1李学明尤善于在长长的条幅形制中别构一番灵气,曲尽其妙,令人拍案叫绝。这种景物的构置,固然不乏造境的理想化,也不能不与李学明才艺的全面和修养的深厚相关。

  2李学明远承宋人梁楷的减笔画法,近取金农、齐白石、李可染的意象造型,甚至借鉴叶浅予、丰子恺漫画的诙谐幽默手法,恰到好处地抓住了人物最动人的细节,运用轻松、潇洒的线条,亦庄亦谐,言简意赅,在经意和不经意之间达到感人的艺术效果。

  3李学明古意人物画的功底是屈指可数的。他几乎继承了文人画的全部优点,很少有人像他那样将古人造型、笔墨、构图、意境等处理得这般大气和简练。

  4李学明有强烈的文化自觉意识。传统文化和文人画传统,在他的心目中占有牢固的、不可动摇的位置。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不断钻研中国画史、画论,研读诗词、习练书法,全面提高自己的修养,不仅熟谙中国文史、美学,也兼有儒、道、禅的思想。

  5李学明艺术创作最值得称道的一点就是格调高。格调是指艺术的品格和基调,它是画家本人的品格、气质、功力和修养等方面因素在作品中的体现。“题材无新旧,格调有高下”,把“格调”作为鉴赏和评价作品的标准,古已有之,不仅丰富了传统艺术的审美观念,而且增强了自成体系的中国画的艺术特征。

  6李学明的作品中可以见到:在俗与雅的分野中,他偏向于寻找雅的感觉;在野与艳的选择中,他执意于野逸的山乡之气;在繁与简的矛盾中,他致力于以简取胜;在墨与色的交织中,他着意于色的沉稳而助墨韵;在工与写的表述上,他注重于写的粗中有精。

  7李学明古意人物画的趣味很浓。这个味,有儿童的稚味,老者的拙味,文人的品味,佛家的禅味,境象的古味,农家的乡土味,传统的人情味,还有那章法的现代味、笔墨的书写味,与天地之气、遥远之情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可望而不可及、可思而不能至的完美境界。

  8李学明则大胆地把民俗民情的东西搬进画中,突破了一般文人士大夫的欣赏口味,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这种“民间味”丝毫没有降低他的艺术格调,反而使他的作品由此更具魅力而博得广大民众的喜爱。

  9李学明是一位画家,又是一位教授。在李学明看来,画家是耕耘,教授是播种。

  10李学明正值创作的旺盛期,他不会满足于他已取得的丰厚艺术成就,心志高远,艺难穷尽,他还会在勤奋的探索中向社会、向大众奉献新的创造成果。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