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倾情描绘遥远的精神图象

  在赤日炎炎的的酷夏,展读李学明的《赏梅图》,不免让人心中袭过一阵清凉。在那浩大的雪原上,稀稀疏疏的几枝白梅,逗引几位如醉如痴的高士。很显然,这样的景象距离我们已经十分久远了,甚至从来没有呈现过,而只是久存于文人高士心中的。即便现世出现过这样的图景,也很难被凡俗的眼睛所发现。这是一种远离尘世的美,这是一种至高的境界,这是画家纯净和寂静的心灵语言不经意间的吐露。

  事实上,净和静,一直是中国文人追求的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清泉石上流”,“独钓寒江雪”是一种净,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所描绘的是一种“静”(尽管作者开头说“心里颇不宁静”,但其整篇所描写的却是十分的安静图象)。

  这是被圣洁化的北方风景,它们毋宁是一块圣地,自然的终极神秘在其上被沉思。画面一派沉静、质朴与纯粹,似乎总在限制人的踪迹,使它成为冷冰冰的、趋于时间之上的象征,并因之永恒固定于远超可能的尘世之上。画面显示出自然以其至善与纯洁甚至宗教般的神秘,意图摧毁这个堕落、邪恶而又颓废的现行世界,从而代之以天真、美好且又纯粹的世界。

  画面里的景物显示出非凡的生命力,虽然大雪纷飞,但梅与人却好似在丰盈地生长。

  自然的表象只是理解表层之下那种陌生精神力量的手段,那种力量要么呈现为可怕而又迫近的毁灭与混乱的警示意象,要么是梦想中的那种将我们带离现代物质世界的阿卡底亚般单纯而又和谐的慰藉意象,这或许是我们从学明的这幅画作中可以读到的意义。

作者:行居士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