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悠闲恬淡的人间风景——杨象宪李学明合作《秋水野航图》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是杜甫诗歌《南邻》中的一句,由杨象宪、李学明两位画家合作的“秋水野航图”,则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悠闲恬淡的人间风景。

  10月14日,李学明如约来到杨象宪的画室“滴水轩”。两位画家都出自曲阜师范大学—杨老是曲师的教授,李学明毕业于曲师。两人的性格也同属于安静型,都是成天笑咪咪的不多言语,不事张扬,从容淡定,只是杨老身上多了一点南方人的细腻、精明和内秀,李学明则具有北方人豪放的特质。

  杨老画荷。他动作矫健,下笔神速,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位质朴的农人在国画田野里勤劳耕耘,短短几分钟,一片墨荷就盎然纸上,令人惊讶,难怪杨老有“山东画坛第一快手”的美誉呢。再看他笔下亭亭玉立的荷,不是一笔直下,而是用书法中的屋漏痕、折钗股等,使线条直中有曲,干湿有变。没有数十年功力,哪能如此举重若轻!

  李学明画人物。他看似平淡从容,实际上速度也非常快,谈笑间,一艘小船就从画面上的荷塘里穿过来,船里的三位高士像在观鱼,也像是喜笑颜开地谈天说地,绝无一般文人画中人物的孤傲之姿,而是让人感到一种活泼的热闹劲儿。摇橹的童子,也一幅欢喜的模样。“我自己最满意的一笔就是童子撑的篙了,在画面上形成了一个动势。”李学明说。

  杨老题款:“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古人诗句题之。学明画人物象宪画荷于吉祥苑。”他谈到,雅集、唱和是历来文人雅士的传统,在浙江美术学院就读时,潘天寿、诸乐三等大师们也要求大家互相配合来完成画作,以锻炼创作能力。合作画并不容易,个性太张扬了不行,相“让”才能相衬,画面才能和谐。李学明则表示,画的留白也体现了含蓄、以少胜多的中国美学精神,空白留好了,主体就更加突出,意境也更加深远。

  我们把画铺于地面细细品赏。画中的荷、人、船,以及不着一笔一色而情境自现的水光,透露出悠远的意境和几多闲情逸趣,也让我感受到两位画家平静淡泊的心态。画面设色简淡,只有荷花微微的两点红,却好似写出了姿态万千的风景。

作者:霍晓蕙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