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宠辱不惊李易初

  李易初是个矛盾的人,至少在我看来。

  总是戴着帽子,还扎着一条短短的马尾辫。偶尔还有几丝给人予沧桑、忧郁感觉的灰白头发,透过帽子和脸庞的间隙,穿了出来。一幅典型艺术家的形象,却不会侃侃而谈,不善言谈之外,还带着些许,这个年纪应该不会有的腼腆。

  可是,他的作品,却始终张力十足。尤其是风景,不管是江南水乡的小清新,川藏地区的苍茫、亘古,优美如诗的湖畔,抒情也好,怀念也罢,总是灵性十足,哪怕是肃穆、苍凉的荒野,也能让你心生欢喜,充满占为己有的冲动。

  这种冲动,我以前偶尔有,却很罕见。

  都说画如其人。所以我说,李易初是个矛盾的人。只是,这个矛盾却和谐地统一到一起了。

  李易初在西安油画界,确切来说油画市场的崛起,有点突然。对于这种崛起,许多人不以为然,认为“好看,但学术不行”。

  何谓“学术”?在更多的外行看来,“学术”意味着学院背景,意味着专家、评论家。于是乎,“学术”在外行看来,就是一个少数人组成的圈子的游戏而已。

  一个相对肤浅却为更多人所接受的观点是,艺术品其实是用来愉悦人的精神的,而不是击鼓传花的道具。如果艺术品不能带来愉悦,那它充其量就是一堆颜料和一块布,再阔谈学术,又有什么意义。

  而这个,在我看来,恰恰是李易初的价值所在。

  看李易初的作品,总能感觉仿若有那么一股温柔的清风,缭绕在彼此之间。这个就是对他最大的褒奖。

  不在“庙堂”,并不意味着不如“庙堂”,没有学术评论,更多是因为态度淡然,洒然直面自己的内心。只是,李易初的粉丝同样不少,其中不乏闫平、昕东旺这样的艺坛大腕,更不论那些在“九城联展”上突然“眼前一亮”而收藏李易初作品的普通人。

  李易初是个睿智的人。他不纠缠于评价,不沉湎于市场,不争,不嗔,在西安高新一个闹中取静的小区画室,一个人静静地人画画。画室的西北角,一只李易初从屠刀下救回来的大鳄龟一直静静蛰于水底,总是一幅从容的样子。像极了李易初一直以来的态度。

  只是,近期,李易初有点着相了。因为一直没找到人物画的突破口,而显得有点着急。殊不知,此前,他已经有多幅精彩的人物作品,让人至今赞叹。所谓隘口,或许更多是顺其自然来临之前的一块正在风化中的小石子,随时湮没在时光之中。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李易初学画于国内,旅居美国,回到故乡西安,声名鹊起。

  或许,下一站——大师。

2013年4月

(吴成贵:系策展人、陕西华商报艺术总监、资深艺术记者)

作者:吴成贵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