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姹紫嫣红

  掌声响起,一再谢幕,还是用劲鼓,为演员,为我们自己---从广州追到深圳、再追回广州的大小戏迷。

  不知为什么,很多好的表演根本不来广州,还好有保利集团的深圳剧院,同一系统能看到北京的好剧目,所以,我常关注深圳。

  年头,深圳出了《牡丹亭》通知,看准是周末,便和明明都买了前两本,最后一本因是周日晚,孩子周一上课,只好舍弃。正高兴先下手为强,没犯上次南斯拉夫表演团来却没买到票的失误,广州竟也开售,为了住极具创意的视界风尚酒店,我们没退票,还在广州补上下本。

  南下计划中的白天活动、夜晚看表演,与孩子们同在,都让人月夜期盼。临近,突然,插进一个广州联展开幕,改来改去的最终时间正好卡在表演两晚中间的白天上午,这意味着我当晚在深圳住,第二天一大早回广州,中午再回深圳,花五个小时的路上时间,只为那一小时的开幕,还要远离和孩子活动的幸福时光。

  承认现实,和明明商量,她一人要看管三个有主见的孩子,享受变成艰巨和任务,她二话没说,承担下来。

  养孩子虽是家庭的行为,但孩子不同时期接受外界的养分都以秒计算,时间紧迫,如果能有一个教育理念、为人、各方面都很合拍的朋友,那会成就很多事情。明明,就是这种可遇不可求的朋友!我们共享信息,共同进退,共同在谈到孩子时,泪光津津。我们会为了看戏,深夜十二点从深圳往广州赶;会为了助学,开车往返十三个小时。尤其是在她孩子出意外后,给予我们在夜晚往她偏远的家奔跑的动力,去医院看望、在外品尝的机会;还有在工作中上下级的提携,专业上的帮助,各种不同情况下的在所不辞,心头涌动。

  开演那晚,“大的”(昊一大哥、潘桐)会看字幕,笑成一团,“小的”(我的孩子)看布景和人物变化,三人“勉强”的评价已是不错。第二天,游玩一日,没休息的情况下,晚上,钟馗出巡,柳梦梅对着画卷痴痴恋道,孩子们精神为之一振,渴望下本,也让我们深受鼓舞。第三场,<折寇>的语言、<索元>的道具,孩子们更是意犹未尽。

  如果说,对孩子的投入,青春版的昆剧《桃花扇》是石落水中,不见踪影;那么,青春版的昆剧《牡丹亭》,起码让孩子在视觉上对这种极其精致、渐趋式微的百年古老剧种的认识,有了一个好的开端。

  每天、每周,我和明明都努力寻找各种有益的活动,希望它们如花一般点缀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燃烧孩子对生活的渴望,帮助孩子打牢人文的基础,懂得触类旁通地学习。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是明代汤显祖为自己创作的爱情故事《牡丹亭》的题词,反过来,又何尝不是作为母亲的我们对孩子情感的释义。

  “姹紫嫣红,四百年。”

  良辰美景,在心间。

  选自《十岁前玩的》

作者:邵雪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