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画事杂谈

  在我的习画过程中,经历了素描、油画和版画,后来又画水彩,直到中国画山水、花鸟。所以严格地说,我不属于传统审美意义上的中国画画家。尽管这样,我依然痴迷于传统的中国艺术,因为她太美了。   因为学画很杂,想必也纯正不了,无论山水、花鸟或是水彩、油画,只要能用画面来体现我的观点,体现喜怒哀乐,表达我所想要表达的意境便满足了。多年来,我行我素,任旁人评说。   家乡晋北的树少,留在记忆里的除了黄土高原上的玉米、土豆、葵花等农作物以外,只有长满山坡的各种野花野草。立秋后,花朵渐渐败落,剩下的全是随风摇曳,泛了黄的草。在外久了,回忆家乡时,最让我动情的还是这些野花野草。   我不喜欢画离自己生活太远的花鸟画。   在中央美院高研班临近毕业创作时,我拿出曾经在西双版纳写生的热带植物的白描稿,左右摆弄,就是无法动情。最后还是选择了家乡熟悉的并且易打动我的野花野草和向日葵。将枯黄的山中野草以满构图的形式来表现高原秋天里的辉煌,意在痛痛快快地抒发自己对家乡的那份情感。   绘画是美的艺术,是将美展现在人们面前,深入到灵魂中的一种形式。任何艺术形式只是形式而已,本身并没有对错好坏之分。有的人喜欢工笔画,这并不能说明写意不好。有人喜欢山水,也不能证明花鸟画没有价值。形式是一种情感,就象你喜欢江南水乡,我则对黄土高原情有独钟。   中国绘画由于历史恒久而博大精深,它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领悟才能感知其精妙之处(这不同于一生临画竹子的死学派)。博大精深不同于故弄玄虚,有些人喜欢“玄”,其目的是显示他们的才学八斗。而偏偏就有人不用自己的眼睛和头脑去分析,而是一味地听从评论家的言词,结果常常被新名词,新观念唬得辩不清南北。   何为艺术和现代艺术,我认为艺术就是吃饭,现代艺术就是吃盒饭。   “水墨有法,而无定法”。在现代生活中我们不必再用古人的眼光看待一切。(当然你必须先明白古人)对于古代大师的理论与实践,只能吸收,不能照搬。中国画需要传统,也需要现代,如何将传统功力变得现代,是许多画家所思考的。就因为前辈大师的存在,所以今人很容易进入那些已存在了的几百年的优秀框子里,以至不敢进取。其实我们与古人生活在不同的时空中,各有所长。尽管说要“继承”,但往往有许多人一生只追求继承,却忘了发展;还有人身陷其中,无法自拔。这里就存在着一个“度”的问题,艺术家对这个“度”在有生之年把握好了,才会变得优秀。   现代感只是形式和观念,而非本质。本质是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和人文精神。比如书法:可以是传统形式,也可以是现代形式;但如果连字都写不好,光靠形式的现代,无论如何也不能称其为好作品。   不要过分相信权威,权威也是人,也有不对的地方。也不要把已出现的优秀绘画形式当成盾牌立在前面,而不敢或不愿越之。绘画需要创新,只不过一定要严肃的进行艺术创作,而非哗众取宠的“胡闹”。   不要轻易拜倒在权威面前,要有挑战性。多一些批评,少一些膜拜,会使自己更清醒一些。   在艺术道路上,明白的东西越多,遇到的课题也越多,困难也就越大。不能靠别人来解决自己,要学习大自然。从大自然中明悟解决的方法。“我师古人,古人师谁。”是艺术上的哲学。

作者:沈全成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