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尤洋:二级市场中的中国势力

  近日,好事细心的某艺术市场媒体发布了2011年中旬至2012年中旬的全球当代艺术家拍卖价格榜单。不出所料,中国画家在市场上的表现依然坚挺,占据了前二十榜单中的正好一半,继续成为所占份额最多的地区。其中曾梵志和张晓刚与去年同期的排名相同,分列为第2名和第5名,当代艺术圈饼不了解的工笔画家何家英将“超级平”村上隆挤出前十。其他国人艺术家基本上是老面孔,包括:陈逸飞、周春芽、方力钧、杨飞云、王沂东、岳敏君等,排名与结构和去年基本相符。其中写实类绘画已经成为一个符合本土市场趣味、自供自足的作品类型,而当代油画的市场则在东西方的收藏家和投机客的角力中出货进货,不自信的谣言总是很轻易的蔓延开。

  我们知道决定二级市场价格的更多是作品在短期内的供需关系,又因交易节奏充满变数,所以并不能准确映射出这些受到资本追捧的艺术家们在行业中的准确位置。比如去年名列第11位的刘小东,今年跌到第54名,又如囯家画院院长杨晓阳,从去年6百多名升到今年第65名。此外有趣的是,熊猫人赵半狄从去年的2百名开外升到第46名,原因是早期的一件代表作品拍出天价带动了排名走势。而榜单的最后一名(500),正是这几年如日中天的北京艺术家刘韡,这一位置恰恰从侧面说明出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若即若离的关系,充满不确定性。

  虽然我们看到二级市场上时常铺天盖地状弥漫着天价数字,但不要忘记做嫁衣的画廊们。绝大多数本土画廊还在艰难地学习如何咬紧艺术家前进的脚步,然而与艺术家一起成长的情感资源成为本土画廊迈向海外市场的重要砝码。我们将目光从艺术品转回到艺术本身,与之益彰相应的是艺术行业的另一个指标:全球范围内的美术馆数量正在势头迅猛的上升。当中国发生的拍卖已经占到全球份额40%的时刻,我们当然希望公共艺术教育机构的数量能够同比增长市场角度而言。艺术品经纪人们总是对没有进入美术馆系统的昂贵作品缺乏信心,从而较高风险地短线操作,使得市场整体在热钱的血腥味中惶恐;从观众角度而言,则需要更为广阔的体验艺术的平台。总之,美术馆虽然不直接参与于艺术市场,但未来在各方需求下,将成为行业重要的调节器。

  文章写于2012.11.1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