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动静——冉丛军

  刚把北京工作室装修完,我就去拜访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院长曾来德老师。虽以前去过十来次,但北京林立的高楼大厦,纵横交错的大道还是让我迷失了方向,老师的助手罗宏兄在电话里指挥我向左拐,向右拐,穿桥,直走。

  来到这红房,我吃力地推开那厚厚的木门,倒了一两个拐,进入大厅,大厅正前方顶上的几盏射灯,直射向此房的主人——曾来德老师,他像一只东北虎,坐在长而宽厚的大茶几后,一直看着我走向他。此刻我在他眼中可能是一幅版画,也更像一幅剪纸,待我靠近时,他发话了:“我一直等你,你再不来我就要起身了。”

  我们简略地相互问候后,他听出我的来意,说:“你这本书的书名《半生疯狂》你自己题,你字也写得不错。”他的推辞我是能理解的,他曾在一些朋友的聚会上说过,冉崇君不是用“聪明”两个字说得完的,他是一个相当聪明的人,当然聪明与疯狂二字是有区别的。他对我新书的内容没看过也不了解,所以他也不能贸然行事,加之他曾经给我题过字,不能每回都满足我的请求。随后他对我说:“你坐一会儿,我把事情办了就回。”随后他像风一样消失了。

  我一人坐在这茶座旁,边品茶边抬头望那墙上一幅黑白照片,照片是几十年前的曾老师,恰值风华正茂,抬头遥望天空,充满远大抱负。他从家乡四川蓬溪毕业后到部队,对书法仅是一种爱好,他说在八十年代初偶然看到一本书中的文章,说日本的一群书法家认为,今日书法,中国人要到日本去学。看到这,他怒气冲天,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就以枯枝为笔,沙漠为纸,日夜挥写,拜师,参观学习,几十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从部队进入了北京,近几年来他又把中国的书法艺术推出国门,在大英博物馆和法国及北欧四国举行了一场场墨乐表演和书法展览,他用实际行动把那些只在研讨会上、宴席上、茶聚上交流的纸上谈兵的书法推向世界。也因为这些举动,又遭到一些对他艺术成就的攻击,但他对这风言风语是不屑一顾的。他常说,对得起这个祖国大家和自己小家和朋友,更对得起书法这门艺术。

  他的书法我是很欣赏的,在传统基础上大胆破格,创新,有强烈的时代感,作品大空大实,大红大黑,作品里的墨痕有很多地方是若隐若现,体现出苍茫、高古、新奇、幻想。毫无疑问,没有一个漫长的钻研学习过程是不可能达到的。

  正当我思索中,背后传来师母:“小冉来了啊。”的问候。我起身回头致谢,师母拿出她的一本画册给我看,这些作品虽谈不上炉火纯青,但我感觉到林间散步,河中戏水,亭里闲茶,舍内弹琴的安适,一种休闲安静的画面能把读者在喧哗城市的烦噪扫得一干二净。这每一笔,每一点,每一抹,每一染完全能看到作者对艺术的虔诚和安静无功利的心态。这幅幅作品使那些所谓的大师们和那追名逐利的画家的作品显得是那样的空洞和浮躁,同时通过这些作品也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学习上的思考。

  门缝投进来的阳光若隐若现,我知道已经是傍晚了,等不得曾老师回归的身影,也拒绝了师母的挽留,我起身告辞,刚走到门口,一只棕色的大猫腾空降到一茶几上,蹲在另一只熟睡同伴的身旁,它瞪起眼咪叫一声,打起盹儿来。我心想,这家中的一对猫的一招一式都与其他家的猫不同,有强壮,也有优雅。

  附:曾来德简介

  1956年出生于四川省蓬溪县,现为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院长、教学部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理事,北京大学客座教授。

作者:冉丛军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