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女性从来就属于闺阁,无论她多么现代,让女性的生命感觉重新回到闺阁,这是曾红的梦想,因为只有闺阁可以培育女性最为细腻的审美感受。
曾红绘画中的闺阁女子,从晚唐五代的词中走来,宛若一个退场的花蕊妇人,浑身洋溢着古典的诗意,以宋代工笔画的细腻与沉静,在层层罩染之中,这幅女性的面孔带有永远不老的红晕,再接续晚明人物画情趣小品的同时,以日本浮世绘平涂的装饰性效果,同时又有旧上海月份牌般现代摩登感和怀旧感的交错,这也是与画家在日本与巴黎生活,在上海蛰居的生活相关,以个体生命情感倾注在古今中西的缝隙之间!曾红将现代性的个人情调,特别是艺术家的女性触感,融入这些带有装饰性和设计感的技法和构图之中,从而使得整个画面成为一种女性情感色彩的调性变化:或馥郁、或清幽,在画面整体恬静的诗意中,萦绕着一层如梦幻般的轻纱。
曾红绘画中的女性人物形象更加靠近平涂的效果,这些轻盈如剪影般的女性如同是艺术家个人的一个心像,是艺术家的心灵造像。正如中国的人物画不同于西方肖像画着意呈现主体的自在、自为的独一个体特征,而在于描摹一种情态。这些几乎相似的人物形象正如传统工笔重彩人物画中的仕女,线描勾勒、着色敷粉,是一个典型的闺阁女子的形象。在画中偶然出现的猫也是一个相似性的符号,一个似曾相识、似是而非的错觉,如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叹惋。这是曾红笔下在一系列传统闺阁意象之外的一个现代元素,猫是居家的动物,是属于内在空间的符号,猫敏感而多变的触觉,也许正是作为女性的一个幽昧重影:它或是作为画中女性的伴随者,或是直接处于女性缺席的位置,它或缱绻安憩,或灵异惊觉,是女性心性的一个隐秘写照。
色彩饱满丰盈及其形式上的张力是曾红绘画的特点,或是素雅清淡,或是秾姿秀色。红色,满溢画面的赤红色,既是艺术家的个人签名,也是艺术家个人独特的绘画语言,是心绪的外化,正如在《斜阳却照深深院》中红荷边缘所敷染的粉白色,如同女性的面容额鼻和下颚晕白一般。从女性面额上的红晕泛化到事物的色晕,人面与花朵相映红。在人缺席的画面中,那些静静安然于自身位置的物——几案、椅子、纨扇、屏风等等,是对人的怜赏,物本身似乎开始喃喃低语,这是物化的诗学。
作者:夏可君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