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避風港——試析曾紅的繪畫

  

  我以為觀畫者不必為分享曾紅的看法,就如同虱子在歐洲歷史中背負著性感的象征、而在中國卻賦予它累累惡名。這只能說明,虱子是無辜的,人類是無辜的。但藝術正是這樣一種無聊的期待。曾紅作品裏的色彩,就是這樣的一群可以貫穿在各國歷史中的虱子。你說它代表著對過去的冒犯,還是心靈的失敗?當我們接受來自曾紅作品的偶然啟示,就不必把作品看作是她的自白,她的中國身份也許是橫阻在作品前面的一道障礙,一個偏離了想象與敏感的定數。她的精神之叛裏似乎有著一份與過去的隱秘約定,只是如此羞澀,讓人誤認為是噩夢重重的勞役。

  人們已經習慣從精神的純潔走向罪惡, 當曾紅逆著這個方向走時,當把美德、情調賦予給色彩,與其說她在延長工筆重彩畫的壽命,不如說她在為逝去的歲月唱著挽歌。她贊美的是脆弱過去的一種榮光,這個過去既重疊著古代碩大的自豪,也重疊著今天退去時留下的過失,她甚至已偏頭痛的方式,去尋找那個幻覺中已逝去的天堂。她的作品都像是在對在現代丟失的休憩之所的尋尋覓覓,這裏面既含著對現代世俗的舍棄或抵觸,也隱含著對現代智慧的贊美與抱怨。有趣的是,尋覓是以閨怨的方式表現出來的,如《蕭蕭吹怨》、《寂寞無人》等。這種閨怨已不是完全地道的深宅大院裏的閨怨,它來自尋找另一種生活而產生的愛。因為愛,所以它寧靜而不尖銳,厚施脂粉的臉的表情耶封凍著(《寂寞無人》),毫不招搖,是否這不經意中,有一個女人打算用整個生命去捍衛的東西?其實那些深宅大院中人的表情,早已散落在頭飾、紅櫃子、床、綢扇、宅院、池塘、花草和貓的身上,這些造物是不幸的,它們負載著人的歡欣、無聊和孤寂,它們代替無數女人的臉,來於我們作深刻的共鳴。

  曾紅使用的色調具有幻想性質,她企圖在兩個極端-激烈的紅河古代的土紅之間找到一種平衡,調合的理由。這土紅是陰性的,也許是深宅大院裏的那些女人的內心深淵,隱秘的黑衣意象,心裏那些斑痕累累的石頭。而她慣用的紅色,是這些女人唯一可以依靠的憤怒,在無以計數的寂靜中,變成了無限陶醉的沈淪,節日般的釋放,甚至像是碩大鮮紅的傷口,萬物都在這種色調面前變得馴服(《深閉朱門》、《斜陽欲照深深院》)。那麽,曾紅為什麽要逃離傳統的工筆顏色?在這裏我想,一個畫家的感覺從來不會錯,出錯的只會是學者。顏色的真實其實取決畫家使用時的態度,心理。曾紅在很有限的色調裏,就重建了一個充滿幻想的過去,醒著並現實糾纏著的過去。令人驚訝的是她對自己創造的這個神話,懷著極負責任的態度,以致讓看畫的人時不時會在現實中找到有趣而致命的對應。

  也許不需要與現實對應,她的這個有限的世界就能包容我們的廣大感覺。在這個避風港裏,越是隱秘的,也越易於理解。這是她心目中的工筆重彩畫重獲尊嚴的個人方式。一切都因為情調的優雅,而表現出理想、純凈的氣息。就像用錫箔紙去包裹一顆飯粒(人生的有常),偏讓人聯想到人生無常。

  黄梵

  2003年11月3日

作者:黄梵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