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山水画意境风格的形成取决于创作主体的审美旨趣、深思境界及功力悟性等,表现为乡绚烂瑰丽,或深沉宁静,或神异洒脱。唐兵的山水画将传统水墨和重彩融为一体,并运之以书法的笔随心运,意象构成的元素,别有一番境界。
他早期的山水画以色彩为切入点,希望在山水画创作上有所作为,强调色彩的表现和构成,画面构成与色彩变化丰富,同时注重笔墨韵味的表现。他此一时期的画天马行空,任与所为,自由浪漫,虽法度不严,但也不落窠臼。力图通过汲取和融合传统工笔重彩和水墨写意画的各自特点,表现一种理念,探索一种有时代感的表现形式。这种绘画的探索实践在曲折、起伏、游移中发生着变化。东坡曾云:“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近来其山水画在重彩的用色上趋于雅淡、笔墨愈加简洁,整体气象和意境上追求一种“冥莫恍惚之境”。体现了对于传统笔墨、色彩、现代构成、人文情怀和精神旨向的全面观照。首先,在取象立意、构成布局上使抽象元素和意象表现相结合,同时汲取书法点画离披、纵逸开合的笔法特点,通过笔墨、造型、色彩、构图等要素的幻化和生发,弱化传统的透视和视觉,转而注重绘画的表现过程。使所表之象、所达之意有机融合,所谓神游象外、意在圜中。或真或幻,尽随笔头灵气,却不失山水真趣。所谓“夫画者圣也,盖以穷天地之不至,显日月之不照,挥纤毫之笔,则万类由心,展方寸之能,而千里在掌。至于移神定质,轻墨落素,有象因之以立,无形因之以生”。
其次在意境表现上墨色交辉、写意抒情。他的山水画克服了以前的浓烈和谨细,通过笔墨与色彩交汇融合,意象造型的写意表现追求气韵生动的意境美。其作品的创作更加注重意蕴的萦回、感情的抒发和写意精神的表现。以情入画,神盈气满,如悬腕行草,鸿飞兽骇,鸾舞蛇惊,奇异不测之形生,似表现主义,行止突兀,笔线激昂。其画或描写“禅亭隐贤”、或“远游羁旅”、或“临流赋诗”、或“幽谷清音”等,皆不拘于体物,不泥于程式,也决无刻意营造怪异荒诞之奇。而是渴盼能“拚落蹄筌”,以达到取象于外、得之自然、思与神合、妙和化权的意境。为了避免因“所经之不众多,所览之不精粹”而造成的创作上的空泛与重复,因此努力做到体察万物、俯仰天地、学穷性表、心师造化。不但实践探索,且重理论修为,所谓“画以人重,艺由道崇”。或陶醉于前贤的笔情墨趣,或浸淫于楚汉唐宋的宗风神韵,或延伫于五岳三山的大美境界。由此笔下诸物渐明“道法自然”之理,亦含“凭虚构象”之功。
再者,弘扬传统,亦不忘“居安思危”,努力追求和表现中国气象和时代精神。山水画构成元素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突破固有程式的难度,同时也预示了打造新气象和开辟新境界的可能。打造中国气象山水画,是个严肃的课题,要求画家具有高尚的审美旨趣、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献身精神。作为画家,他秉持艺术创作的原则,并富责任心和危机意识。敢于否定自己,借鉴他人。尽管其山水画还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但在山水画创作上表现出创新意识,使其努力汲取传统营养的同时借鉴和融合相关艺术的技法和理念,探索山水画艺术里中国文化精神的时代表现语言。
作者:卢禹舜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