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乙酉中秋,八月十六,正直天朗气清之际,创研班同道壹拾贰人,年长者已知天命,年少者风华正茂,为研道知机,聚于中国画研究院。院内翠竹青松掩映,古塔亭榭相呼,野鸭嬉戏于水波,麻雀穿梭于藤萝,虽无流觞曲水,激湍清泉之境,但有丹青翰墨,良师益友之情,身处于斯,顿觉尘烟散尽,感怀遄生,亦有寻得正道,觅得佳径之幸。观古今画史,于绘事有大成者,其经历亦多坎坷,正如我等创研之路,并无平坦之途,唯有耐得寂寞,德艺双修,方能有所成就。自开学至今,聆听课时百余,秋冬春夏,得见久仰之贤士,能闻名家之言论。随师研进,观古鉴今,晓天人合一之理,明笔墨阴阳之道;临摹创作,赏画论书,得名师箴言指点,获同道交流斧正,受益匪浅,享用终生。其间亦曾访红军旧址,探官鹅幽境,观岷山积雪,听藏羌歌声。闻正本清源,始知炎黄文化,血脉不绝;解贴近文脉,方晓据德游艺,人品气节。师者,授业解惑是也,传道之法,“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此乃杏坛所倡,今忆各路名师,确有灌气开窍之姿,启发诱导之态,文脉传承,益在千秋,功在当代。昔日月圆季节,我们初聚,今日缤纷之时,折柳分别,仅以五百文字,尽示无暇之心,散记同窗之谊!
作者:毕冠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