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生命是无价的,然而像世上万物一样,越是珍贵的东西仿佛越是显得脆弱,以至于随时都有失去的可能。这种生命和死亡的转化就像我们身边早已存在的美丽一样,无时无刻不在伴随着你,不管你是否意识得到。
1995年的夏天,我应作家王德恒之邀赴位于广东川山群岛的川岛旅游试验区进行旅游项目的策划,有一次晚上从台山的山嘴码头渡海回下川岛,由于当时已没有了正式的渡船,于是就决定打“飞板”(一种连救生圈都没有的小型机动船)渡海。糟糕的是当船行驶到海中央时发动机突然停止了轰鸣,开船的渔民鼓捣了半天也没能让发动机再轰鸣起来,无奈之下急得开船的渔民要我和他一起用手划海,可能是求生的本能吧,当时根本就没考虑用手划海有多么的滑稽。我一只手牢牢地抓住船边,另一只手歪着身子划海,大海毕竟不像我们在公园里划船那样稍稍搅动一下水面船就会有所反应,说是划海实际脑子里根本就没考虑船会往哪里走,只是在心里反复叨念着自己别掉进海里去,折腾了一会儿后船也没能按照我们希望的方向行驶,此时的渔民也没有了招数,只得听天由命了。我用帆布盖住我那被海水和冷汗打湿的身体,在忽高忽低的海面上听着海浪的喧嚣,任凭小船漂流着。此时此刻我觉得生命对人来说是那样的无奈,无奈到我们的出生与死亡都不是我们自己能左右的,我闭着眼睛在忽忽悠悠的晃动中,想起了海明威《老人与海》中描述的情景,总觉得会有一条同样凶猛的鲨鱼在我们的船后面跟着,想象着掉进海里后会是个怎样悲惨的场面,鲨鱼会先吃身体的哪个部分……,想着想着当我睁开眼睛仰望天空时,突然发现头顶上还有一个圆圆的月亮,它不像印象中的月光那样凄冷,而是发着柔和有些桔黄色的光,望着这个美丽的东西,不知为什么我的心一下就平静下了,那暖色的月光仿佛为整个小船罩上了一层救生衣,使小船随着海潮的方向漂行着,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当天空渐渐发白的时候,透过海面上的迷雾,发现在我们的船前方有一堵墙,我冲着渔民喊:“前面有一堵墙”,渔民愣了愣神后喜出望外地说:“不是墙是船。”原来我们的小船漂到了一个拆船厂,我说的墙是停在那里还没有拆完的一艘大船。在这一夜有惊无险的漂流中,月亮是我有生以来见过的最美丽最温暖的月亮。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本就有着许多美好的东西,只是我们没能够把这些美好和生命结合到一起来享受,为什么人总是在死亡将洗涤生命时才会发现身边那些早已存在的美丽呢?
作者:毕冠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