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我们主张多写短联,写好短联,这是因为:
日常生活需要短联
日常生活中短联用得最多。因房舍条件决定,张贴悬挂的门联、春联、婚联、寿联、挽联,字数不宜多,如“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或“天垂余庆;地接长春”)、“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或“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同心成大典;偕老乐长春”、“一生肝胆生无敌;百战英灵殁有神”是也。而斋室、亭阁、店肆用联,如“有关家国书常读;无益身心事莫为”、“双飞两虹影;万古一牛心”、“古井平涵修竹影;新诗快写浣花笺”、“聚来千亩雪;化作万家春”、“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都言简意赅,韵味隽永。古今联书中短语联也占大多数。
指导初学需用短联
短联易学,易于普及和推广。指导初学属对制联,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先由一字入手,再作二字对、三字对、四字对、五字对……如“伊尹,陈东”、“双眼井,一心桥”、“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莲一莲花-莲花白-莲花白酒,竹一竹叶一竹叶青一竹叶青茶”是也。常用短句,逐步增益;通过语言训练,便能熟悉对联基本格律;不可只讲意境,不谈声律。《声律启蒙》和《笠翁韵对》中,绝大多数是三至七言之短句,两个分句的只占少数。如果起初便作多字对句,必然事倍功半。
欲制长联先习短联
写长联需有善写短联的深厚功力。孙髯翁、钟耘舫、王力等大家之作,每个分句都可构成工对。而有些“长联”,字数虽多,却毛病百出,就是因为作者缺乏写好短联的基本语言练习。
中国楹联学会提倡写短的春联。《联艺》也注意多载短联;四川省楹联学会早已编就《工对短联选读》。以善写长联闻名的王钟璘先生,前年毅然改写短联,准备编辑成册,可惜壮志未酬身先去,而王先生的遗愿,还得要我们去实现。
为繁荣联道着想,为青少年着想,为普及大众着想,愿诸位联友多写短联。这就是我们的群众观点,也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同时也是使亿万群众更加喜爱楹联和参与楹联活动的加入,因而必将成为未来楹联事业大发展的起点!
作者:钱来忠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