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易图境作品(北京)研讨会纪要之十五

  大家围绕易老的画已经谈了很多,看了易老的画,我感受最深的是易老画里面体现出的人格状态。中国画不但反映一个人的人文修养,还反映一个人的人格状态,易老的画真实地反映了他的人格状态。易老的这种人格状态第一是刚正,看他的画就知道他这个人很刚正,世俗与他无关,完全是写心。中国画“写心”二字是非常准确的,大千世界最后表现在心里,是心灵的再现。所以好的中国画表现的图像是心像,不是客观的图像;第二是磅礴,易老的画气息很大,不拘小节;第三是灿烂,易老的画明亮、明朗,他喜欢用红颜色,说明易老热爱生命,喜欢“年轻”。这就是易老画里面表现出的气息。

  另外看了易老的画,我想起吕风子在《中国画研究》里头的一句话,他说:什么叫“骨法用笔”,什么叫“骨法”,什么叫“骨”?生死刚正谓之骨。这一句话说到了中国画的精髓。易老这一生历尽坎坷,但没有被生活击倒,这正是中国土大夫文人的最本质的状态。我们继承传统,继承的不只是笔墨的技法,最重要的是继承中国绘画的艺术精神,继承的是一种人格精神。艺术最本质的问题还是人格问题,没有人格不要谈绘画。人格修养进而扩大到人文修养,再进一步是艺术修养,安身立命的是人格修养。在人格修养上,我们应该向易老学习。

  时间:2004年4月28日上午

  地点:北京来德艺术中心

  程大利(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墨》杂志主编)

作者:程大利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