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陶艺:一种诗意的回归(上)

  有人评价白明先生,是中国当代陶艺的集大成者,并不为过。他20多岁开始自己的发现之旅,创造力丰沛的他,不断探索各种现代艺术形态,游走在陶艺、水墨、抽象油画、装置之间,艺术修养厚重、全面。白明还是艺术家中的文人和思想者,研究讲学,着书立说,组织、参与各种国际交流活动,似乎永不言倦。

  今年7月10日,由巴黎亚洲艺术博物馆主办的陶瓷与水墨个展,引起各方关注。吴冠中1993年在此举办过个展。所以业内多把白明的此次展览,视为中国当代陶艺步入世界艺术殿堂的重要标志。

大成若缺 2000年作 现藏于国家博物馆

  白明首先是一个时间的沉思者。陶艺说到底,是一门保存时间的艺术。陶器就像是时间的骨骸,留存的也是人们对不朽的渴望。那流传下来的陶瓷器物,勾勒着时间逝去的身姿,也成为创造者心灵最好的象征物。它们以陶土为界,隔开了周围的世界,它们既揭示又隐藏,像时光的鸿沟,又像连结过去的桥梁。一个小小的陶瓷器物,就能让我们构想出那过往年代的整体样貌。如从宋瓷活泼的器形、拙朴的纹饰、含蓄的釉色、冰玉的质感,我们能想象那个年代素朴、敦厚、清新的人文精神,那是儒释道三家合流才能呈现的审美品质。

  白明深谙此中奥秘,他说“时间是宇宙中最伟大的抽象艺术家”,所以他总是把自己的作品寄寓在时间抽象的框架中。时间最简单,时间又最复杂。那些带着写意笔法的点、线、面,就是时间的表意文字,有着独立的生命意志。他会用最寻常的线条,表述最新奇的体验,白明复苏了我们对这些符号的想象力。在他的作品中,点线面的组合自然流畅,完全摆脱了观念的束缚,互相包容,多维共存,与器形共同构筑一个栩栩如生的空间。

  (本文转发自《华夏时报》7月30日文化版

作者:叶匡政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