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4-02 15:28
《无题(河床No.1)》 2015 铝, 240 x 120 x 4 cm
无题(世界地图 No.1) 2015 硅胶,地图,画布 200 x 300 cm
《残余的边界》
《黑色的秩序》
《两个世界-中国》
《你是我的新邻居》
《无题(河床 No.1) detail》
《无题(河床 No.1)》
展览时间:
2015-04-04~2015-05-24
展览城市:
北京
展览地址:
德萨北京
参展人员:
周文斗
展览介绍:
德萨北京非常荣幸带来北京空间开幕展览:消失的边界——周文斗个展。此展览将在四月四日开幕,展出艺术家2014 至2015 年装置新作,并持续至五月二十四日。
周文斗出生于70 年代的北京,1998 年前往西班牙研习绘画。 在西班牙的十年学习和创作生涯中,他的创作从绘画,到装置性摄影,再到纯粹装置,经历了一个自然而然的蜕变过程。本次展览源起于艺术家对自然界、人类社会、虚拟世界中边界和秩序的思索,延续了他一贯幽默戏谑的创作风格,调侃而又警惕的态度。
此次展览中的作品源于艺术家对自然界中微观界限的观察,如黄河干涸的河床由于缺水从一个整体变成龟裂开的不规则小块,而龟裂的缝隙却完好地链接在一起,形成一张网。周文斗通过自己的作品使河床中完好链接在一起的缝隙物质化的呈现在我们面前,再现了“边界”的形成和重构了“边界”的消失。链接的界限也即隐喻当代社会,渐行疏离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被虚拟世界的互联网联系到一起,而这一看似消失的边界依然存在。也就是说,当一个边界形成的时候,新的联系又会出现,反之亦然。周文斗作品通过对于土地龟裂的修复,让空间与边界发生转换,而“修复”的概念同时也在于“重新连接”。
对于边界的初次认知,是周文斗19 岁时徒步从北京去山西,脚跨两省交界的时感受到莫名的的神奇。对边界的思考,引发了对地图的重新认识。地图具有定义和呈现世界的权利,无论是人文、政治、文化和宗教的边界都在地图上有所呈现。
“我希望这个展览,用边界建造一个没有边界的空间,融合具象与抽象、真实与荒诞。你看到的未必是真实的,用我的方式来解释我们的世界。跟观众一起沉浸在某种焦虑之中。当我们都困惑于哪个世界更加真实的时候,我有我的地图。”
——周文斗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