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独家丨徐文治于品度玖行开讲“瓶花艺术之花九锡”

2015-05-06 00:00

独家丨徐文治于品度玖行开讲“瓶花艺术之花九锡” 中华网书画 中华网书画

china_shuhua

中华网书画频道(art.china.com),追踪古今中外书画艺术,围观当今艺术圈最热头条,专业艺术活动早知道,掌上书画展随时看……属于每个人的艺术生活小伙伴~


2015年5月4日,徐文治在品度玖行举办了《瓶花艺术之花九锡》公开课,在此之前他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场,现场反映都相当热烈。区别于前几次的中式茶楼,此次公开课选择在一个纯西式的酒庄,其间陈设都与酒具相关。徐文治认为,插花单拿出来是一件艺术品,但是怎么将传统的插花融进现实的生活环境,这才是插花的最高境界。


文/滕黎


瓶花艺术之花九锡


品度玖行


只有爱护它,才能发现它的美


在正式讲课之前,徐文治亲自演示插花,让大家来感受这个环境应该怎么去布置。他平时的插花作品一般都用比较旧的陶器,呈现出古朴的质感。而这次他选用了酒庄里冰酒用的一个银器。他认为如果用葡萄藤、以及其果叶更适合这个环境,但是在没有材料的情况下,他仍然从容的完成了作品。在插花的过程中,徐文治对花和花器都极为爱惜,他说只有爱护它,才能发现它的美。


空间对他来说是一张画布,同样需要寻找画眼。中国艺术讲究的是生发,所有的东西从这一点发展而来,写小说,画画皆如此。根据生发取势,而当花枝与环境有冲突的时候就需要去修剪,同时还要考虑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瓶花艺术之花九锡


瓶花艺术之花九锡


插花应该回归到生活空间中来


谈到插花最根本的目的,他认为需要回归到我们生活空间中来,通过插花让生活变得更美一些,这是最基本的出发点。他提出一个概念叫“生活艺术化”,其中的要素就是怎么把生活空间变得有艺术感,从艺术的角度出发去规划空间。这样的理念源自于传统的文人艺术。


徐文治希望让大家去发现心里的美,根据自己的心性将它表现出来,这需要培养艺术的感觉。他不希望教出来的插花都是一样的,那是工艺品不是艺术品。艺术品有高的标准,可以插得繁也可以很简,而不应该只是固化的模式。徐文治更愿意大家成为一个艺术家,而不是一个匠人。


徐文治瓶花作品


徐文治瓶花作品


重估晚唐罗虬《花九锡》的价值


《花九锡》是目前流传下来最早的插花理论著作,虽然篇幅很短,只有77个字,但是体系严密完整。徐文治之所以选择《花九锡》在公开课上与大家探讨,是因为目前的研究并没有给予它应有的评价。它不仅仅是最早的理论记载,更是文人插花艺术从空间、创作到欣赏的体系完整严谨的理论原典。


明代有三本比较著名的瓶花理论著作,分别是高濂的《瓶花三说》、张谦德的《瓶花谱》、袁宏道的《瓶史》。其中袁宏道《瓶史》的影响比较深远,印刷后很快被日本翻译过去,在日本甚至形成了“宏道流”。从罗虬到袁宏道六百年间,此间的插花理论对晚唐的《花九锡》是颠覆,是超越,还是承袭完善?通过徐文治的一一比较讲解,听众对《花九锡》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高濂在《瓶花三说》中提出了瓶花艺术的审美标准:“得画家写生折枝之妙,方有天趣。”徐文治所讲的瓶花,从规范和格调谈起,直探本源,将其提升到了一个美学创作的高度。(来源:中华网书画)


徐文治


徐文治与其瓶花作品


主讲人介绍


徐文治,布里艺术文化中心创始人。著名艺术媒体人、策展人、空间艺术规划师,曾任《画廊》杂志副主编,《新美域》杂志主编,于近现代中国书画研究有年。对萧谦中、陈师曾、溥儒、赵朴初诸先生研究用功甚勤,有相关论文出版。近年来致力于传统文化及生活美学研究,对文人茶事及瓶花艺术颇有心得。



来源:搜狗搜索-中华网书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