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精彩展事】高寅山水画的视觉吸引力

2015-05-07 00:00

  【精彩展事】高寅山水画的视觉吸引力 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 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

  点击「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更多精彩

  “融古铸今 气象正大——高寅山水画展”日前在广西柳州市博物馆开展,展出的73幅画作气势雄浑、苍茫灵动、笔墨率意、质朴而有深度。

  高寅近照

  高寅,原名高俊倬,1952年生于江苏常州市。1980年开始专攻国画山水,得常州画家周南平先生指导。1986年入江苏国画院进修山水专业,师从著名画家宋玉麟先生。现为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江苏分会会员、中国民族画院特聘画师、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师。

  据了解,高寅从2013年开始来到柳州写生,刚开始的时候因为不熟悉,他总是不自觉的带着画江南山水的概念去画桂柳山水,因此总画不好,此后经过不断酝酿和改变,越来越有感觉。此次画展主打的画作名为《一江春水一江情》,高1.45米,长7.3米。高寅说,这幅作品是他纵览桂柳山水后,融合总体印象的作品。

  融古铸今 气象正大——高寅山水画解读

  黄丹麾

  高寅的山水画首先来源于传统,他的山水画从观念上看吸收了石涛的“一画”思想和“搜尽奇峰打草稿”理论,所用皴法融会了北宋燕文贵的“豆瓣皴”和米氏父子的“米点皴”,有些石法又化用了石涛、八大的技法,此外傅抱石的“拖泥带水皴”在他的画中亦有所生发。高寅的启蒙老师是周南平,然后又师从新金陵画派大家宋文治之子宋玉麟,其山水画从笔法上看颇有南派山水的秀美与婉媚,但是从整体气势上看则雄浑威壮、爽利坚凝,大有北派山水的豪放阳刚。

  湖山人家(国画) 高寅

  在参用传统的同时,高寅又借古开今,他以笔墨为中心,深化、演进了“三远法”,将笔墨结构的构筑与山石空间的强化有机贯通,做到相互耦合,优势互补。在经营位置上,高寅强调全景山水的构建,善于审视度势,巧妙布局,把水势和山形的纵横、开合、远近、虚实、浓淡、动静、刚柔相互穿插,彼此置换,使画面的节奏起伏有致,变化有序,既气势磅礴,又用墨精致,形成对比鲜明、视觉震撼的审美张力,笔力、墨色、章法纵横驰骋、捭阖有度,他将书画的笔意、结构与质感、空间运用的张弛有法,收放自如,笔墨所描画的线条、平面与空间形成了静中有动的交响效应,笔墨结构与山水空间的绞合体现出一种“致广大、尽精微”的综合美感。

  江湾泊舟图(国画) 高寅

  高寅近期的山水画多以漓江为题材,与以往的面貌又有所突破,其具体表现是:其一,在意境的构筑上更强调欧阳修所说“萧条淡泊”之境,这种意境之所以是“难画之意”,是因为“飞走退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所谓“萧条淡泊”与“闲和严静”,“趣远之心”等之所以“难形”,主要是指山水画中的主观心态和意绪这种“有我之境”非常难以传达,而高寅的山水画之所以做到了“萧条淡泊”,是因为他有一种禅心与禅意;其二,除了坚持“笔墨中心论”之外,高寅又将色彩融注其中,色彩的介入一方面丰富了山水画的语言面貌,另一方面又拓展了山水画的格局,墨与色的皴擦、碰撞、交汇,达到了笔墨与色彩的完美合一;其三,在构图上消解了以全景为主的布局,小桥流水、烟雨朦胧的江南景致更加凸显了文人画的趣味与格调。

  柳山日出图(局部) 高寅

  高寅以上的种种努力的目的是在于构建正大气象这一美学范畴。首先,“正大”体现出的是一种儒家中正仁和的美学,中是“中庸”,强调“不偏不倚”“过犹不及”,所谓“怨而不怒,哀而不伤,好色而不淫”,强调的是因地制宜的“辩证思维”;其次,“正大”又体现出儒家的“浩然之气”。《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所谓“浩然之气”就是最宏大最刚强的天地之间无所不在的正义;再次,“正大”又体现出道家“大美”思想。《庄子·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认为,美存在于“天地”——大自然之中,为“天地”所具有。

  柳山春晨图(局部) 高寅

  人要了解美,寻求美,就要到“天地”之中去观察,去探寻。而“天地”为什么会有美呢?“天地”之美在于它体现了“道”的自然无为的根本特性。“无为而无不为”是“天地有大美”的根本原因。庄子这一思想的深刻之处在于,“无为而无不为”抓住了美之为美的实质,即美是合规律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是人的自由价值的实现。

  秋山红叶图 (国画) 高寅

  总之,高寅山水画的特点是南北兼容、雅致秀媚,功力深厚、精深博大,卓尔不群、独树一帜。

  高寅山水画的魅力缘自“静”“醒”“新”“雄”“大”“雅”“精”“深”:所谓“静”是指高寅的山水画作品让人感到沉静、优雅,让观者迅速静下心来进入画面,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没有当今大部分画家作品的躁动感;所谓“醒”是指高寅的山水画作品有一种神完气足、自然生动的感觉,实处醒人耳目、虚处缥缈自然,让人浮想联翩,没有那种模糊不清、难以猜测或捉摸不定、故弄玄虚的感觉;所谓“新”是指高寅的山水画作品南北融会、中西合璧、古今并举、功力深厚。他的山水画传统中透着新意,画面上永远散发着清新悦目、阳光大气、蓬勃向上的气息,而没有一丝混浊、难受、怪异之感;所谓“雄”是说高寅的山水画描绘的是全景式大山大水,山体雄伟,草木润泽,远山近水整体感强,比例恰当,构图精湛,看了后令人仰慕有加,肃然起敬,没有那种塞迫、压抑的感觉;所谓“大”是指高寅的山水画境界大,场面开阔邈远,令人心胸豁然开朗,思绪万千涌动,有光明正大的感召,没有萎靡不正的小家子气;所谓“雅”是指高寅的山水画在山体、树木和笔墨、设色的营造上高雅大方,颇具俊朗、沉雄、高雅、别致之意,毫无俗气、媚气、火气、黑气的低俗之气;所谓“精”是指高寅的山水画,无论是工细、粗放还是设色、水墨,都很精到、耐看,绝无粗劣、应酬、马虎了事之感;所谓“深”是指高寅的山水画,笔墨变化大,空间深度大,有立体感、空间感、空气感,体现出画家丰富的思想和深遂内涵,其作品信息涵量大,虽笔笔可见,却变化无穷、难以临仿,有一种高深莫测之感,尤其表现在云雾虚化的处理上,让人觉得高妙深远、神奇莫测,没有许多画家笔墨因袭雷同,皴法简单重复以及堆砌、呆板之感。

  峡江晨云(国画) 高寅

  高寅不是一个简单的画家,而是一位有思想的艺术家。纵观高寅的人生历程,从十七岁下乡插队到现在成为山水画家,他所经历的种种职业都给他的人生阅历增添了丰富的传奇色彩和博大的知识面,几十年来长期研究文学、禅学、艺术、人生,让他悟通了人生哲理与艺术的真谛,他对音乐、戏曲的热爱以及对文学和书画的天赋让他的作品增添了更丰富、博大的内涵。

  溪江日出图(国画) 高寅

  高寅是一位感情丰富、思想缜密的艺术家,他曾说过,他对人性的研究先于对绘画理法的研究,人性需要所在就是他努力方向所在。长期的研究、探索、实践使得高寅山水画作品的视觉吸引力越来越深得人心,看过他的山水画的人都不由自主地被他作品中体现的融古铸今、正大气象所深深打动,这就是高寅山水画的魅力所在。

  本文作者黄丹麾博士为《中国美术馆》编辑、中国人民大学客座研究员、《中国公共艺术网》主编

来源:中国文化报-美术文化周刊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